秦貴仁答應了下來,就回到住處,也沒太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但他也嚴格告誡其他士兵,無論如何也不能放鬆警惕,因為秦貴仁總覺得這個村子裡的人有些古怪的感覺。
三天以後發生的事情是秦貴仁從來沒有想到的。在第三天的夜裡,整個村子一片哀嚎,秦氏兄弟等人出門一看究竟,竟然發現那個老村長已經死了。
第十九章 三十年前(二)
老村長的死與其說是突然,不如說是離奇。
秦貴仁對此感到很納悶,因為,在他們一行人來到這個村落的時候,那個老村長雖然看起來有些蒼老,不過身子骨和精氣神都還算硬朗,無病無禍,怎麼在短短的三天之後就命歸西天了呢?
秦貴仁想起老村長那晚對他說過的話,直覺告訴他,老村長似乎已經預見到自己的死亡,所以才會告訴他村子裡在三天之後會有人往北方而去,帶他們走出山林。
都說人老成精,許多老人在彌留之際都能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至,難道這是真的嗎?
當然,這種推測畢竟站不住腳跟,但倘若要說這一切都不過是一場戲劇性的巧合,似乎於情於理又都說不過去。好在秦貴仁並沒有把老村長跟他說過的話告訴給那些士兵,因為凡是有過帶兵打仗的人都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夠隨意透露給士兵的,這樣極有可能造成軍心不穩,當時這些士兵已經察覺到大規模的戰爭可能已經結束了,所以此刻一個個都歸心似箭,再加上他們已經在山林裡徘徊了好多天,飽受飢餓與恐慌,心情已經非常焦慮。如果三天以後真的有村民能帶他們回到北方的祖國,那自然沒有必要隱藏這一個好訊息,但倘若事情突有變故,那麼秦貴仁在這群士兵中的威信勢必會大大降低,這一點,秦貴仁是十分清楚的。
當天晚上,整個村子的村民幾乎徹夜無眠,無論男女老少,都來弔唁老村長的遺體。有一些村民還為老村長做了整整一夜的神秘儀式。
那些儀式形式古怪,並不是常見的那種安魂法事,而更像是一種古代先民的祭祀儀式。
秦貴仁他們為了表示敬意,也跟著在外面呆了整整一夜,幾乎未眠。
儀式的時間非常長,從午夜一直做到第二天的清晨。在這裡,我作為一個轉述者,不能隨意地添油加醋,也沒法做出一些詳細的描寫,只能說一個大概。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老村長死後,村民不知從何處抬來了一口巨大的棺材,其形狀並不同於常見的那種木質棺材,而是類似與漢朝以前的那種長方形的大石棺。
整個棺材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有些陳舊,上面甚至還附有薄薄的一層塵土,就好像是剛從地裡挖出來的一般。
秦貴仁感到好奇,心說難不成這村民們已經窮成了這個樣子,連棺材這種死人用的東西都要重複利用?
也是出於強烈的好奇心,秦貴仁向前走了走,在火堆的光亮下,他看清了那棺材的樣式,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只見那棺材通體青黑,大約有兩米多長,半米多寬,上面雕刻著數不盡的類似於祥雲一樣的圖騰符文,遠遠看上去像是一幅畫,而近看又有些像是某種不知名的文字。當然,真正讓秦貴仁感到驚訝的並不是那棺材上的圖案,而是棺材的材質——那竟然是一口青銅棺。
村民們先是把老村長的遺體放進了青銅棺內,然後又在棺內放了一些不知名的如菸葉一般的草藥,之後才將青銅棺蓋好。
在蓋好青銅棺後,來了六個年輕的壯漢,用一個木製的抬架把青銅棺抬了起來,放在一處柴火上面,然後由一個年齡較長的老太太點了一把火。奇怪的是,那些柴火似乎之前都被水或者其他液體浸潤過,所以並沒有真正燃燒起來,而是冒出了滾滾灰煙,再一細看,柴火之中似乎放入了少量木炭,正緩緩地炙烤著青銅棺。
秦貴仁身邊的炊事兵不由得說道:“我靠,這不是小火慢燉麼,那得加水呀,否則就乾鍋了。”
秦貴仁回頭瞪了他一眼,示意他不要隨便亂說話,因為這很有可能是當地村民的一種風俗習慣。在這種荒山野嶺,隨意拿別人的習俗來開玩笑可不是什麼好玩的事情。
於是,他們就安靜地站在一旁怔怔出神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誰也沒有再多說一句話。
也不知過了多久,柴火已經不怎麼冒煙了,裡面的木炭似乎也沒有多少熱量了,而那青銅棺卻沒有任何反應,看上去依然是冷冰冰的樣子。
突然,秦貴仁發現了青銅棺的異樣,只見那青銅棺的棺蓋縫隙處不知何時也冒出了真真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