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2部分

的主位上面,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

而楊渥則當眾正式宣佈大吳國即日起正式成立,國號為吳,並改年號為武義。

關於年號的問題,一開始還有人提出既然繼續奉大唐為正統,那麼就應該繼續使用大唐天佑的年號。

不過這個觀點同樣有不少人反對,畢竟大唐如今早就滅亡了,而天佑的年號使用者唐昭宗更是死去多年,在這種情況下沒必要繼續使用天佑的年號,不如趁著新國建立之時,將年號也一併改變。

楊渥自然是更加傾向於後一種觀點,他雖然打著復興大唐的旗號,不過在心中卻巴不得儘量削減大唐的影響力,同時逐漸斬斷與大唐的聯絡,所以改元的事情就成為定局。

在擇定年號一事上,眾臣之間的爭論也非常多,提出的年號更是五花八門,總共不下數十個之多。

但是楊渥最終卻是選定了“武義”作為他的年號。

之所以這麼選擇,一來是這個年號本身寓意就不錯,楊渥比較喜歡;二來楊渥記得歷史上吳國開國似乎也是用的這個年號,楊渥使用起來,更可以提醒他自己創業艱難,守業更難。

登極之後,自然便是分封百官的時候。

關於吳國中樞部門的設定,在立國之前便已經向眾臣宣佈了,如今楊渥需要做的不過是宣佈眾臣的人選而已。

首先是內閣三個大學士的人選,以高勖為首輔華蓋殿大學士,為百官之首;李神福為武英殿大學士,兼樞密使;周隱為文華殿大學士,兼督察御史。

這三個人選是早就確定的,眾臣也沒有任何意見。

而六部尚書的人選則是,吏部尚書陶雅,戶部尚書駱知祥,刑部尚書盧樞,工部尚書陳彥謙,兵部尚書劉威,禮部尚書殷文圭。

這些人中,駱知祥擅長理財,在此之前便是淮南的鹽鐵使,負責淮南的財物收支等,如今進一步擔任戶部尚書自然沒人反對。

刑部尚書盧樞乃是當初軍政分離時第一批出任文官刺史的人,此人在擔任刺史之前曾經在節度使府任職多年,一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擔任刺史之後更是將當地治理得井井有條,如今他得到刑部尚書這個職於倒也應該。

殷文圭博學多才,文采斐然,作為大唐的進士出身,又精通各種禮儀典制,讓他擔任禮部尚書是沒有問題的。

而陳彥謙更不用說,這人雖然一直被放在金陵擔任刺史,在中樞中更是沒什麼存在感,除了近些年修築金陵城的事外,一般人都不會注意到他;不過大家都知道他其實就是楊渥的人,不僅是楊渥親自發掘出來的,更是楊渥一手提拔起來的,加上他在金陵的政績斐然,又在刺史的職務上熬了這麼多年的資歷,如今出任工部尚書也算合適。

倒是劉威和陶雅二人的任命讓人有些驚訝。

劉威和陶雅二人乃是標準的功勳老臣,在淮南的地位十分尊崇,威望十分深厚,在如今的淮南也只有李神福、張訓等寥寥數人能與之相比,便是剛剛立下大功的周本都有所不如,楊渥更是對他們有些忌憚之意。

當初實行軍政分離時,在廣陵便有傳言說,楊渥將兩人一個任命為淮北巡撫,一個為漣水巡撫,都是受到多方掣肘,有名無實的職務,這是在用明升暗降的手段來剝奪他們的權利。

這種說法雖然談論的人很少,而且只敢在暗中進行,不過很多人卻覺得這就是事實。

直到今年年初,劉威二人被改封為江西和浙江兩地的巡撫,再次得到重用,之前的傳言才漸漸平息。

不過前段時間隨著吳國開國在即,廣陵城中卻是突然有傳言說,這次吳國建立之後二人都將進入中樞擔任六部中的刑部和工部的尚書,有人覺得這或許又是楊渥在用明升暗降的手段來剝奪二人的權利。

畢竟二人在地方上手握大權,執掌一方,而到了中樞做工部和刑部尚書的話,不僅沒多少實權,而且地位在三個大學士之下,這自然還比不上之前的巡撫之位。

這種傳言雖然傳的人很少,不過還是有一些人信以為真。

如今楊渥突然任命二人為兵部尚書和吏部尚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與傳言相同,不過眾人卻不會再覺得這是明升暗降了。

吏部和兵部與傳言中的工部、刑部不同,其實際掌握的權利可是非同小可,尤其是吏部尚書,更是六部之首,僅次於三個大學士的職務。

楊渥任命二人擔任這兩個要職,顯然之前所謂傳言就是無稽之談了。

至於二人的巡撫職務,則分別由李遇和李濤二人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