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尚未遭到清算。”
“不過若是朱友貞派人來取代王殷的話,此人必然會覺得朱友貞的目的是清算他。這樣一來,此人唯一的活路就是投靠大王!”
楊渥笑著點頭道:“不錯,所以這段時間你可以派人與王殷接觸一下,告訴他,若是他願意為孤效勞的話,孤自然少不了他的好處!”
徐州這個地方,楊渥垂涎已久。
當年楊渥第一次北伐時,趁著大敗梁軍的機會,他就曾出兵徐州,並且嘗試著發起攻城。
不過那一次的攻勢最終還是未能取得效果。
而這一次朱友貞的登位,卻是讓楊渥再一次看到了拿下徐州的希望。
與蔡州不同的是,徐州作為兵家必爭之地,自古以來就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
尤其是在北伐之戰中,這裡更是可以作為北伐的重要基地。
從這裡出兵的話,向東可以席捲山東,向西可以直搗河南中原腹地。
歷史上不管是劉裕北伐,還是後世徐達北伐,都是從徐州這個戰略要地出兵的。
若是為了蔡州之地,楊渥自然不願意再與梁軍主力對上,以免落得兩敗俱傷,讓晉國撿便宜的局面;不過若是為了徐州的話,即便是與梁軍再來一次江陵大戰又何妨?
範遇明白了楊渥的意思,連忙點頭應道:“大王放心,臣定會將此事辦好,不負大王重託的。”
打發範遇離去後,楊渥還不放心,接著又下令周本領兵兩萬北上濠州,以方便到時候迅速採取行動;此外,駐守金陵的朱思和秦裴二人也得到了命令,暗自開始做準備。
這一次楊渥是下了大決心,想要一舉攻佔徐州。
按照他的預料,王殷主動來投的可能性還是極大的,若是梁軍不甘心徐州落入吳國手中,派遣大軍前來討伐,那說不得楊渥又要親自領大軍出征。
當然,若是不需要大動干戈就能奪取徐州,那自然是更好的結果。
而若是朱友貞顧忌吳國的力量,對王殷採取預設的態度,默許其在徐州割據一方,那麼楊渥暫時也沒有必要大舉出兵,反而可以先解決嶺南的問題再說。
此外,今年還有另一個大難題需要解決,那就是欽天監去年就預測到的大旱。
如今雖然才三月份,但各地都陸續有一些大旱的跡象表露出來,若是事態進一步惡化的話,只怕今年不僅是江淮和兩浙將會遭受旱災,就連江西也會受到影響。
到時候各地受旱災影響必然會出現收成欠佳的狀況,尤其是那些普通百姓,若是處理不好,只怕會有不少災民出現。
若是再加上今年可能出現的徐州大戰,到時候軍糧的消耗必然不少;內有災情,外有兵戈,這種事情即便是楊渥也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做準備,否則一個搞不好就有可能導致內亂髮生。
對此,楊渥做的應對主要是集中在兩點上,第一個自然是想方設法的從其他地區獲取足夠的糧食以補充軍用,同時用來賑濟可能出現的災民。
兩浙、江淮,還有江西這三處地區,原本就是吳國的精華地區,經濟較為繁華,農業較為發達,若是這三處地區受旱災影響而收成欠佳,必然會影響到全國的收成。
要想彌補這種收成差額,楊渥一共瞄準了兩個地區。
第一個就是去年剛剛併入吳國的荊襄之地,這裡雖然剛剛經歷的兵亂,不過畢竟是開發極早的地區,底子厚,根基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兩浙等地區的損失。
另一個就是海外,或者說的更具體一點,那就是占城、暹羅等地區,那些地方的農業雖然比不上江南地區的精耕細作,但勝在土地肥沃、陽光充足,再加上當地人口較少,所以相對來說糧食有盈餘。
所以從去年起,楊渥便下令吳國的商船隊儘量從那些地區購入大量糧食,就是為了今年可能的旱災做準備;即便到時候災情並不嚴重,那些收購的糧食也能夠用來作為軍糧。
經過這大半年的收購,如今金陵和廣陵等地的糧倉基本上已經充盈起來,這才是楊渥明知道今年有可能出現大旱,也下定決心要奪取徐州的信心來源。
除了設法收購糧食外,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災民,楊渥做出的第二個應對措施就是以工代賑。
雖說江南等地的開發程度已經很高了,但相比於後世明清時期差距自然還很大,這個差距不僅是出現在人口、人文、農業、工商等方面,同時也表現在基礎設施上面。
所以楊渥打算趁機在江南修建一批農田水利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