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傳來幾聲鳥鳴,劉凌示意最後一支隊伍出城。這是約定好的暗號,監察院的人一直在城外守著,以保證大軍出城不會被人發現。馬嘴都被勒住,馬蹄上包了厚厚的布,隊伍出城雖然算不上悄無聲息,但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動靜。
出了城之後,劉凌在城南二十里和先出城的隊伍匯合。
一萬人馬的動作,就算再怎麼小心翼翼也不可能一點聲音都沒有。不過幸好的是,一來監察院的暗夜殺手們將南門外的契丹斥候全都清理乾淨,二來,契丹人絕對料想不到,城裡那點人馬連守城都不夠,竟然會出城來自己送死。
花翎因為要趕來滄州,所以這次帶來的都是騎兵。劉凌令趙霸帶一千人馬為先鋒,徑直往西南方向前進。令花翎的副將司徒征程率領一千人馬殿後,和大隊保持二里的距離。他自令八千騎兵為中軍,朝著事先預定的地點快速的前進。
滄州西南一馬平川,也沒有太大的林子,並沒有什麼太適合設伏的地點。不過現在正是初秋,荒野裡的野草都有一人高,官道兩邊隨便一個草窩子裡藏個人都別指望能發現。連年的征戰,大片的田地荒蕪。這些年趙鐵柺在北方這幾個州不斷的兼併其他勢力,戰火一直在燒著。尤其是北方這幾個州,幾乎青壯都被抓光了。官道兩邊走不了多遠就會看到一個廢棄了的村子,沒有了男人們,老弱婦孺活不下去只好去逃難。天下人都知道,如今日子過得最好的是大漢境內的那十幾個州。所以即便遠隔千山萬水,就為了能活下去的希望不少大周的百姓舉家往大漢那邊逃難。
就拿沁州和遼州這兩個地方來說,這幾年每年接受大周過來的難民就都不下十萬。大量的人口需要安置,這也是一件讓州府官員很頭疼的事。幸好,晉州那邊還有大量的荒地,而且晉州是臨時都城,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所以安置不下的難民就又都被疏散到了晉州一帶。這些從大週四處各地逃難過來的難民,十個,能活著走到目的地的連四個都剩不下。整戶整戶的人在半路上餓死,累死,病死。
就算到了沁州遼州等地之後,他們也會無奈的發現,大漢這些州縣雖然平靜富裕,但也已經人滿為患了。為了生計,他們在大漢官員的疏導下再一次開始了征程。不可否認的是,即便大漢的官員給他們發了口糧,發了一些銀錢,但是能活著走到晉州的人也就是一半不到。這些年的戰亂,導致了中原人口的大規模減少。就拿滄州來說,原本有不下六十萬人口,可如今滄州這個地方連二十萬人都不到了。
大量的百姓流離失所,從而導致了大量的田地荒蕪。每年,野草都會瘋了一樣的往四周擴散領地。被路過的軍隊或者流浪漢點上一把野火,就能燒出去百里遠。草灰成了養料,田地變得更加肥沃,下一年開春,野草會長得更茂盛。它們佔據了麥子的家,而作為百姓主要口糧的金燦燦的小麥似乎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了。
黑豹破敵在黑夜中不斷的往草叢裡鑽,不時叼著一隻半死的野物跳回來甩給馬背上的騎士。戰馬用了很久才適應破敵身上那種危險的氣味,卻也不敢靠的太近。以至於破敵一次次跳出來,騎兵隊伍便會出現一次次的小小騷亂。幸好馬都帶了嚼子,發不出恐慌的哀鳴。
劉凌騎著紅獅子,朝黑豹喊了兩聲,破敵不情不願的跟在紅獅子身邊,卻再也沒有往草叢裡鑽。劉凌身邊的騎兵有幾十名是監察院的緹騎,還有百十名親兵,這些人對於破敵已經很熟悉了,他們的戰馬在面對破敵的時候也表現的比其他騎兵的戰馬要強得多。
黑夜中行軍,隊伍的速度顯得極快。
出了滄州二十幾裡後,監察院的緹騎開始離開隊伍,分開在隊伍的兩翼,他們的任務是剿殺萬一出現的契丹斥候。
行軍兩個時辰之後,滄州城已經被遠遠的甩在後面。劉凌估算了一下距離,現在距離楊業迎頭趕過來的大軍絕對不會超過五十里了。下令人馬休息,劉凌勒住紅獅子後開始觀察地形。
遠處有一片不算太大的林子,藏下三千人馬沒有什麼問題,但絕對不可能隱去以萬大軍的行跡。而劉凌一路趕來,之所以選擇在這個地方停下來,是因為他發現這裡是沿路最適合埋伏的地點。
雖然還是一馬平川,雖然官道兩側還是齊人高的荒草,不同的是,這裡距離福緣渠最近。官道在這裡有一個緩緩的彎道,最近處距離福緣渠不過幾百米。
若是在另一側埋伏一支奇兵,楊業的人馬到來之後發動突襲,漢軍慌亂之際只能往福緣渠那邊撤退,後面就是大河,可以說是半個死地。契丹人擅長伏兵突襲,這裡無疑是最好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