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部分

門旺族的當家太太都很糾結。

嫁給皇阿哥是天大的福氣,可對方是胤禟……就怕閨女降不住他,嫁過去以淚洗面。

聽說皇上相中了董鄂七十之女,董鄂家還是很高興的,只盼三九相互扶持,哪怕他倆不成事,兩位四妃所出的皇阿哥也能給董鄂家帶來莫大的好處。

嫁給胤祉好些年,三福晉比孃家那頭更瞭解老九,這樁親事她是很支援的,照自家爺的說法,老九是混賬些,他的脾氣誰都拿捏不好,前頭還在生氣,轉身又樂起來,喜怒來得快。縱使如此,只要能叫他放在心上,他怎麼也能護你周全,老十不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胤祉還同自家福晉說過,等她族妹嫁過來,叫她好生攻一攻心,哪怕吃點苦頭也得把老九拿下。

他們幫著出主意想法子,結果換來什麼?董鄂氏在宮裡頭鬧了一場,高高興興往老四府上去了,以不上臺面的格格身份。

格格是什麼?

就是媵妾。

當然禍根在她們自己人身上,也難免遷怒白撿了好處的富察家,尤其富察家還欠揍得很,滿門男丁全是一個樣,臉上寫滿了嫌棄,一副誰稀罕誰嫁,咱們不賣閨女的樣兒……看了就能讓你恨得牙癢癢。

鬧出這事之前,兩家的關係就沒好過,之後幹了好幾場,等於說把不痛快都擺在明面上來了。

老三和老九關係不遠不近,從前沒多好,如今也沒多壞,瞧著還成。倒是兩家的福晉,任誰都知道她們相互不待見,所以說三福晉就是例行一找碴,哪知道稀裡糊塗拉了波仇恨。

當日去九貝勒府做客的福晉不會怪自己不相信五福晉所言故而忘了正事,人嘛,總會習慣性為自己洗白,因此,三福晉就為大家夥兒背了鍋。

本來覺得像九福晉那麼和氣的人,想再見她一面應該不難,等意識到自己想岔了,她們就不由得心疼起錯過的大好機會,在心裡頭抱怨董鄂家淨是攪屎棍,就會坑人。

在心裡抱怨還算客氣,也有性子潑辣的,半點不怕傳出去讓三福晉聽見,直接把不滿放在臺面上來。

比如康親王崇安的福晉,就在幾位親王福晉小聚的時候說了,董鄂家的格格真不怎麼上臺面,眼瞎不說,那性子任誰也不敢恭維。又說胤禟陰差陽錯娶回富察氏才是上天眷顧,妻賢夫禍少,攤上那等不消停的,真是造了孽了。

康親王是什麼來頭呢?

他是老康親王椿泰的兒子,才襲爵沒兩年。

椿泰則是傑書第五子,再往上可追溯到太祖第二子禮親王代善。

最近幾年,他們這一支在朝堂上存在感稍弱,可到底是世襲罔替的親王爵,地位超然。作為代善的子孫,這一家子什麼大風大浪沒經過?歷數幾代不倒,並不怕什麼三福晉。

當今聖上是個厲害角色,他親政之後快速的將權力收攏在自己手中,親王郡王看似爵位高,除非自身能力格外強,他們手上通常沒太多實權。正因為這些人威脅不到皇權,皇帝樂得敬著他們,對宗室長輩或者平輩都很客氣。

這樣就夠了,夠親王福晉懟天懟地。

康親王福晉當著不少人的面兒噴了董鄂家,說他們不會養女兒,這事立刻就傳開了,眾福晉都聽了一耳朵,三福晉也知道,她狠狠氣了一場,那又怎麼樣?她還能噴回去?

她要是真噴回去,回頭這位親王福晉就能進宮去哭訴,她男人她兒子也能跟馬斯喀學一手,找皇帝賣慘去。

先說說祖宗,為大清朝做過多少貢獻,對皇帝如何忠心耿耿,到如今隨便什麼人都能糟蹋他,這親王當著有什麼意思,還不如做個庶民……諸如此類的套路他們用得很順手,真這麼鬧一場,回頭胤祉就要挨說。

寒心啊!可不就是寒了宗室的心嗎?

就算康熙看了幾大親王也很牙酸,你在心裡酸一酸就得了,當面捧著點,別搞事。

那幾家哪怕看起來關係不怎麼樣,其實是綁在一起的,有個詞叫唇亡齒寒,今天康親王遭了冷遇,明天就可以是肅親王或者莊親王。還是那句話,同樣是世襲罔替的親王府,你憑什麼覺得他倒了黴你就能好?

所以說,這幾家的關係微妙得很,其實也沒多好,互相掐起來是經常有的事,關鍵時候又特別團結,很知道怎麼維護自己的權益。

這一夥人,你牽一髮必定動全身,康熙覺得吧,他們哪怕不學無術了點遊手好閒了點,左右還算安分,也沒什麼不臣之心,既如此,就當養了一群吃白飯的,關鍵時刻還能派上用場。

皇帝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