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章 京北第一叢林

方鳳山毗雲寺坐落在京城北郊,依山而建,近幾十年來鳩工庀材,大興土木。 極盡宏偉,被譽為“京北第一叢林”。 何肆一家人吃完餃子,趕早出門,在西市找了間最大的騾馬行,賃了一輛馬車。 也就是上次何肆何肆去往豸山的賃驢車的那一間。 冉寅生這人小鬼大的賃驢小兒嘴巴壞事,想在何花面前表現,覥著臉和老闆說何肆他們是第二回來了,讓老闆給個熟客價。 老闆瞪了一眼胳膊肘往外拐的冉寅生,有些不情願地報出了一個優惠價。 冉寅生洋洋得意,以為是在何花面前表現了一番。 何三水一臉狐疑,問何肆什麼時候來過騾馬行。 何肆支支吾吾好一番才搪塞了過去。 交了足押金,由何三水駕車,何肆坐在車輿前,母女三人坐在車廂內。 老馬一路顛簸,花了半個時辰才來到方鳳山腳下。 方鳳山的山門外是一座三樓四柱的木牌坊,正刻“法喜自在”背刻“莫向外求”。 牌樓前有古松二株,枝葉相互搭攏,猶如綠色天棚,牌樓前有一對石獅,雄壯威武。 馬車不能上山,何三水就將其交由山下候著的照客代管。 一家五口徒步上山。 難得一日不曾飲酒的何三水臉色微紅,與何肆並肩而行,兩個女兒攙扶著齊柔。 何肆是第一次來這裡,聽母親將這觀音菩薩的道場誇得神乎其神。 此處原是日光菩薩顯聖處。 府順大同元年,道場水池內一夜之間遍生青蓮花,有白雀旋繞不去,若聽法狀。 善信皆傳此跡為觀音大士之化身,故而現在又做觀音菩薩道場。 至於其旌陽宮的前身,除了本寺僧人會偶爾說起與香客聽,已經鮮少有外人知道了。 之前何肆入獄,齊柔便帶著何葉上山為何肆祈福。 負責接待的知客見這對母女香油錢添得極為誠懇,故而全程相伴。 知客便推薦起自家最為靈驗、聞名遐邇的“種福”之法。 毗雲寺種福有五: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在知客的一番解釋下,齊柔便要為兒子種“康寧福”,將境遇與其詳細道來。 知客特意請了一位山上耆宿為何家種福。 何肆也果真就在種福的第二天,出獄了。 這才有了今日的還願。 何花雖然知道何肆出獄的真相是因為太子殿下,但這並不影響她的虔誠。 一家人踏入山頂大坪,毗雲寺自稱毗雲,自然是因為方鳳山山勢極高,終年雲遮霧繞。 可雲霧卻往往會在香客踏足歇山坪的一瞬間,盡數匍匐於腳下。 自有知客上前接待。 齊柔第一時間向其打聽上一次負責接待自己母女二人的小師傅,他的法號名為“宗妙”。 何肆聽聞這個法號,心想這應該是和宗海師傅一個字輩的。 就是不知道宗海師傅現在何處。 歇山坪上的大雄寶殿飛簷翹角,氣勢宏偉。 匾額上藍底燙金了六個大字“京北第一叢林”。 知客十分和氣,只叫齊柔一眾稍等片刻,他去尋宗妙師弟。 何肆何花是第一次來毗雲寺,有些好奇,趁著等候的時間四處遊覽了一番。 山頂有一處歇山湖,遠眺還有“青蓮古澗”的摩崖石刻、左邊是天王殿、右邊是真身殿等形跡。 東西兩側各有齋堂和毗盧閣、方丈院、延清閣、淨壇和戒臺。 嘖嘖稱歎之餘,何肆也是承認,這毗雲寺確實無愧為京北第一叢林的稱號。 小小的蝙蝠寺如何能與之相提並論啊。 何花看著真身殿前的一門口梵鍾,一根粗壯的異形木杵懸吊,形狀似魚非魚,似龍非龍。 何花看向何肆問道:“這雕的是什麼?” 何肆替她解答道:“應該是鯨鯢吧,傳說龍生九子各有所好,其中蒲牢是排行第四的孩子,性好鳴,但是畏懼驚鯢,所以古人常把撞鐘的木杵做成鯨鯢形狀,又將蒲牢模樣鑄在鐘上,如此每次敲鐘的時候便能發出響徹雲霄的鐘聲。” 何花便抬頭看向梵鍾,又退後幾步一觀全貌。 她仔細找尋一番,問道:“蒲牢在哪裡?” “你看看鐘上的獸鈕看,那就是……”何肆話說一半,自己也愣住了,這居然是一口素鍾,除了一些失蠟法的鑄痕,並無任何裝飾,哪來的蒲牢形象? 一陣略顯含糊的聲音傳來,帶著些生澀,好像牙牙學語一般。 “這是摩羯,不是鯨鯢,摩羯以肉濟人,是佛教聖物,象徵菩薩以愛念縛住眾生,不到圓滿成佛終不放棄的宏遠。” 何肆扭過頭,卻發現站在自己身後之人竟是宗海和尚。 “宗海師傅?” 宗海和尚雙手合十,用不太流暢的口吻招呼道:“二位施主,別來無恙。” 何花一臉驚訝,說道:“宗海師傅,你能說話了?” 宗海和尚愣了愣,失笑道:“小僧從未失語。” 何花意識到自己失言,改口道:“您不是在修行閉口禪嗎?” 宗海和尚雙手合十:“閉口三年,小僧自覺口業已消,不必再拘泥於語言障。” “您不是在蝙蝠寺掛單嗎?” 何花做賊心虛心虛,眼神閃爍,自己與何肆去蝙蝠寺的時候用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