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就知道加泰羅尼亞要鬧獨立了,原因不知道,後來來到歐洲之後,對此也是有所耳聞了。
歐洲強調民族國家,認為一個民族,一種語言,一種文化,就應該有一個獨立的民族國家(nation)。所以幾乎歐洲所有大國如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都有很多股民族主義分裂勢力。更不要說已經四分五裂的蘇聯、前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了。
西班牙獨立的民族和語言多不勝數。大的西部巴塞羅那巴倫西亞馬洛卡島地區屬於加泰羅尼亞,東北有講巴斯克語的巴斯克地區,這些地區都有獨立傾向。
事實上,張揚知道的只是皮毛。
加泰羅尼亞要鬧獨立,這和這一地區的悠久的歷史淵源是分不開的。
加泰羅尼亞從前是阿拉貢(alagón)王國中的一個公國,它在伊比利亞半島的歷史中扮演重要角色。從17世紀起它就是分離主義者運動的中心。
加泰羅尼亞是羅馬帝國在西班牙佔有的第一個地區。5世紀(公元409年)時被哥特人佔領;712年被摩爾人(阿拉伯人)佔領,在8世紀末查爾曼大帝(Charlemagne,西羅馬皇帝)將它納入如西班牙王國;由伯爵管轄。然而;法蘭克族對加泰羅尼亞的宗主權只是名義上的;而且Borrell伯爵的統治被強烈抵。制。
在加泰羅尼亞一直都有獨立派存在。
即使是在巴塞羅那隊內,一些球員也是堅信加泰羅尼亞應該是獨立的存在的。這也是在西班牙國家隊內一直以來的隱憂。當然,只是隱憂而已,目前來看,在國家隊內部,皇家馬德里派系和巴塞羅那派系的鬥爭帶來的矛盾似乎更大一些。
按照獨立派的說法,從12世紀初阿拉貢王阿方索一世在位起,阿拉貢…加泰羅尼亞形成一個統一的聯合王朝,並一度成為伊比利亞半島上最強大的國家。1469年,當時定都塞維利亞的卡斯蒂利亞王國女王伊莎貝拉一世嫁給了阿拉貢國王費迪南二世,兩個王國聯合成為西班牙王國,但此時這個王國還是個“聯合王國”,伊莎貝拉一世和費迪南二世並稱“雙王”,平起平坐(他們曾委派哥倫布出訪中國,如今哥倫布墓地“二王抬棺”雕像形象闡明瞭他們之間的關係),兩個王國本身及其班底依然分別存在。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末代國王卡洛斯二世去世,因無子嗣,導致西班牙王位爭奪戰爆發,結果安茹公爵腓力繼位,稱腓力五世,開始了西班牙波旁王朝的統治。腓力五世效仿法國波旁王朝,大力加強王權,在1707…1716年間相繼頒佈一系列總名稱為“新基本法令”的法案,將卡斯蒂利亞地區的政體、法律系統和行政形式強推到全國,廢除除阿蘭谷以外所有阿拉貢王國體系王、侯、貴族領地自治權。1707年7月29日宣佈廢除兩王國原有立法、行政系統,剝奪諸侯兵權;1711年4月3日,在薩拉戈薩設立“王家按察使”管理地方事務,事實上結束了阿拉貢王國的自治地位;1714年9月11日,正式將加泰羅尼亞劃為西班牙王國的一個行省。在此期間,卡斯蒂利亞語(即西班牙語)被指定為官方語言,加泰羅尼亞語被禁用,沿襲數百年的“加泰羅尼亞國旗”——黃底帶四根橫條的“令旗”也成為禁品。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被嚴厲打壓而銷聲匿跡,直到19世紀末,姍姍來遲的西班牙工業化程序中,加泰羅尼亞地區走到全國的前面,成為工業和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自治呼聲再度高漲。20世紀初,西班牙政治動盪,王權衰落,並在30年代導致共和國成立,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也趁機謀求自治,並在1933…1934年從共和國手中獲得自治權,1934年10月6日成立“加泰羅尼亞州自治政府”,這使得加泰羅尼亞地區在隨後爆發的西班牙內戰中“半心半意地”站到共和派一邊,但也使他們在佛朗哥勝利後遭到嚴厲報復,自治被取消,加泰羅尼亞語也再度“轉入地下”。
佛朗哥的死後的西班牙民主建設沒有減少加泰羅尼亞對自治的渴求,在1977年九月透過了有限制的自治。全面自治在1979年透過。在1979年建立的政府包括自治區政府(被總統帶領的執行委員會)和一院治的議會。
在近兩年,加泰羅尼亞議會還真的進行了全民表決,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加泰羅尼亞人投票同意從西班牙獨立出去,加泰羅尼亞人已經開始籌備建國了,不過,西班牙政府以加泰羅尼亞人的行為有違憲法為理由,拒絕承認。想來也是,誰會允許有人鬧獨。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