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有大量土地閒棄,都被豪富之人兼併。
這一下他的火冒到了腦門心,他決心採取流血手段去佑貧抑富。
他想起漢高祖定都長安後,曾將東方六國的強宗大族十餘萬人遷離本土,填充關中,既加強了京城附近的經濟實力,又削弱了六國貴族在地方上的勢力,收到固本強邦之效。他決定仿效這一辦法,遷徙江浙富豪。
他立即下令,移江浙富民至龍興之地濠州。
在武力的威逼之下,先後有二十餘萬富民別離故土,遷移到滿目荒涼的濠州。這些地頭蛇一離開鄉土,便勢去氣衰,軟弱如一條死蛇。
他們被命令在當地入籍,再不允許離開,且都被安置在遠離城市的窮鄉僻壤。耕種的是王公侯伯、官府、衛所和當地百姓挑剩的不毛之地,不僅不能享受當地百姓盡免糧差的特權,反而要受官府的層層盤剝,並擔負迎送拜謁皇陵和過往官員的驛傳,生活困苦不堪。
你強我更強,剷除豪富沒商量(3)
他們思念故鄉,常在冬天農閒時節,扶老攜幼,成群結隊地回江南老家乞食、掃墓,第二年春天再回已改名鳳陽的濠州,參加春耕生產。
這些昔日的富豪,帶著鑼、鼓、鐃、鉦等各種樂器,沿途演唱鳳陽花鼓,致使鳳陽花鼓名聞天下。清初著名戲曲家孔尚任曾描述其情景道:
秧歌忽被金革吾,
袖手遊春真可惜。
留得鳳陽舊乞婆,
漫鑼緊鼓攔遊客。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沈萬三拍馬拍到馬蹄上,被狠狠踢了一腳(1)
遷徙了江浙富豪,讓他們受盡了苦難,但各地豪富仍在作惡。他們有田而不輸租,有丁而不納稅。義烏有個王姓地主,勾結官府,幾年間把被農民耕佔的土地和產業又全部奪回,積穀達數千石。他們採用灑派、包荒、詭寄、移丘換段等種種手法,逃避賦稅;把自己的科差,強派到小民頭上。
朱元璋不斷收集到此類訊息,心中又氣又急,決定採取更嚴厲的懲治手段。
這時,江南首富沈萬三送上門來。
沈萬三富甲天下,田產遍佈吳下。朱元璋早就想下手整治他,只是還沒找到藉口,只好暫時隱忍不發,靜待機會,好給他致命一擊。
那沈萬三見許多富戶紛紛被遷徙至鳳陽,或是遷往南京,弄得家破人亡,心存畏懼,只想找個方法巴結一下朱元璋,好躲脫這一難。
這天,他弄到一個聚寶盆,據說將它埋在地下,可聚集起各種寶物。
他立即跑到南京,將聚寶盆獻給朱元璋,說:
“此等神物,只有皇上才能使用,故細民設法購來,呈送陛下,以表寸心。”
朱元璋見他一片至誠,且此舉也找不出岔子,便收下聚寶盆,將它埋於一座城門之下,賜名這座城門叫聚寶門,又好言叫沈萬三回去。
沈萬三卻會錯了意,他以為朱元璋喜歡錢財,回到蘇州,他又上書,說:
“雄師東征西討,南攻北伐,屢建奇勳。將士勞苦,小民願捐資百萬,犒賞三軍。”
朱元璋把軍隊視為他安身立命的根本,無論王公侯爺,無論何等角色,誰都不準插手軍隊,違者必遭嚴懲。沈萬三冒冒失失,馬屁拍到了馬蹄上,犯了大忌。
朱元璋看了上書,勃然大怒,劈手將它撕得粉碎,馬上下旨把沈萬三捕來,並抄沒其家。
他退朝回到後宮,怒氣猶然未消。馬皇后見他臉色不好,連忙親手為他端來一碗羹湯,為他壓火。
朱元璋木然地接過碗,喝了一口,覺得有點涼,心中火起,將碗往桌上一頓,“通”的一聲,濺得那羹湯灑了好些在馬皇后身上、臉上。
馬皇后顧不上擦一下,趕緊賠著笑臉,端過碗,親口嚐了一嘗,自言自語道:
“確是粗心,較往日是涼了些。”
慌忙端到御膳房,親手溫熱再送上來。
朱元璋與馬皇后原本伉儷情深,剛才因心緒不好,遷怒於她,現在見她這麼賠小心,又看見她兩鬢也已有星星白髮,心中不覺內疚,一邊接過碗,一邊說:
“你看朕這無名火竟發到你頭上來了,剛才沒燙著你吧,真是越老越不知事了。”
馬皇后笑笑,溫情地說:
“妾知皇上治理偌大個國家,實在不容易,不知剛才是何事惹惱了皇上,發這大的火。”
朱元璋的火氣又上來了,恨恨地說:
“沈萬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