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一處鬧市,一處鑼響,李翎本來對這個時代的賣藝表演沒有興趣,但拗不過黃蓉的好奇心,只好被拉著向著鑼響處行去。
至於老頑童,早就不知道鑽到哪裡去玩兒了。
只見中間老大一塊空地,地下插了一面錦旗,白底紅花,繡著“比武招親”四個金字,旗下站著兩個人,一個是紅衣少女,一個是葛衣漢子。
兩人面上皆有風霜之色,只是難掩女子明眸皓齒的秀麗面容。十六七歲年紀,玉立亭亭,容顏娟好。
那錦旗在朔風下飄揚飛舞,遮得那少女臉上忽明忽暗。錦旗左側地下插著一杆鐵槍,右側插著兩枝鑌鐵短戟。
只見那少女和身旁的一箇中年漢子低聲說了幾句話。那漢子點點頭,向眾人團團作了一個四方揖,朗聲說道:“在下姓穆名易,山東人氏。路經貴地,一不求名,二不為利,只為小女年已及笄,尚未許得婆家。她曾許下一願,不望夫婿富貴,但願是個武藝超群的好漢,因此上斗膽比武招親。凡年在三十歲以下,尚未娶親,能勝得小女一拳一腳的,在下即將小女許配於他。”
多麼狗血的臺詞,多麼熟悉的場景。
沒想到提前一年,這父女倆已經在玩兒這一套。這個世界,丘處機、柯鎮惡和楊鐵心,堪稱智商堪憂的三大代表,加上老頑童,就是四大坑。
第022章 一言不合便殺人
比武招親,少年俠士,虧得化名穆易的楊鐵心能夠想得出來。若是所託非人,穆念慈的一生幸福豈不是全部都毀在楊鐵心手中。
虧得那些少年俠士估計也看不上穆念慈這個賣藝女子,這才有楊鐵心後來在金國都城的一番吹噓。什麼父女兩人,自南至北,經歷七路,只因成名的豪傑都已婚配,而少年英雄又少肯於下顧,是以始終未得良緣。
若不是洪七公傳下的一路逍遙遊,就楊鐵心那三腳貓的功夫,穆念慈早就完了。
“大叔如此說,難道不怕自己的女兒所託非人嗎?武功再高,也不能夠代表品貌俱佳,更不能代表就能夠配得上你的女兒。比武招親一說,實乃荒唐,特別是對你們父女來說,更是如此。”對於看不順眼之事,李翎自然當言則言。
化名穆易的楊鐵心腰粗膀闊,甚是魁梧,但背脊微駝,兩鬢花白,滿臉皺紋,神色間甚是愁苦,身穿一套粗布棉襖,衣褲上都打了補釘。對比衣著光鮮的穆念慈,顯然對這個女兒甚是疼愛。
如今聽到李翎如此說,父女倆都順著聲音看來,正好瞧見猶如神仙眷侶一般的李翎和黃蓉。楊鐵心固然對貴氣逼人的兩人有些怯懦,穆念慈為了維護父親卻挺身而出道:“公子何必出口傷人?”
“我只是說明一個道理罷了!所謂比武招親和榜下捉婿,歷來都是江湖和文壇佳話,你們想要效仿,本意或許是好的。可是,榜下捉婿的參與者多為權貴,對於被捉的佳婿,事先都是有了許多瞭解,才會出手。至於比武招親,參與者都是提前選定,從來沒有聽說過隨便是個人就能夠參與。如果上臺一個江洋大盜、邪?派淫?賊,只要勝過你家女兒,就能夠娶了這位姑娘嗎?如此行為,豈不是愚不可及?”李翎淡淡的說道,面上帶著一縷瀟灑的笑意,風度翩翩,有理有據。
楊鐵心神色黯然,心中一震。他不過是大字都不識幾個的破落戶,智商還在水準之下,哪裡能夠想到這麼多,也更無法知道榜下捉婿和比武招親這兩大佳話背後的貓膩。
“多謝公子相告,是小人莽撞了。”滿臉羞愧的楊鐵心對於穆念慈還是真心疼愛的,立馬拔起旗幡,準備收起來,不再行這比武招親之事。
“慢著!這慶元府是你撒野的地方嗎?比武招親,你說招就招,說不招就不招啊?正好,少爺我還缺一個暖床的丫鬟,跟我回家,錦衣玉食少不得你們父女。”這時,一個滿臉麻子、身材矮小卻穿著一身絲質華服,猶如沐猴而冠的青年在一群拿刀帶劍的下屬簇擁下走了過來。
所有看熱鬧的人簡直如避瘟神,嘩啦啦的就一下子散開,躲在遠處站著,一邊小聲的議論,一邊等著看熱鬧。
“胡麻子怎麼來了?他們威海幫不是出海做生意去了嗎?半個月前剛走,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什麼啊!據說遇到風暴,損失了三條船,又跑了回來,昨天晚上剛剛入港。這下那對父女慘了,遇到壞事做盡的威海幫少幫主。多好的姑娘啊,恐怕是要被糟蹋了。”一人搖頭嘆息道。
在慶元府,威海幫乃是三霸之一,無惡不作。既是江湖幫派,掌握武力;又和官府勾結,魚肉百姓。少幫主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