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地方上最重要的農稅,不僅關係著地方衙門的運作,同時也是各級官員主要的油水來源,自然要拼死捍衛。
所以,李雲天很清楚引發農稅和商稅對立的根源是大明自太祖皇帝起就實行的地方和中央分別收稅的稅收制度,如果這種制度不改變的話,代表著地方利益的農稅和代表著中央利益的商稅之間的矛盾將不可調和。
李雲天本來還想著如何向朝廷提出對大明的稅制進行改革,如今廣州城的這個案子正好給了他這個機會,於是他就在廣州城多留了兩天,把這件案子的資料收集了一下,作為他手中的一個例子,屆時可以在朝廷上舉證。
由於案子捅到了李雲天這裡,李雲天就要表明他的態度,為了使得當事雙方和解,他採用了一個折中的方式,那就是讓那個大戶人家出資入股了布料廠,這樣一來當事雙方就成為了合作者。
與此同時,那個布料廠的老闆出資購買大戶人家的一部分土地,等於雙方交換了手中所掌握的資源。
布料廠的盈利遠超田租,再加上李雲天從中主持了公道,故而那個大戶人家就按照李雲天的提議與布料廠的老闆互相購買了對方手中的資源,既保證了布料廠有足夠的人手,同時大戶人家也能用更低的田租來招募新的租客,雙方可謂皆大歡喜。
雖然這種辦法看似有效緩和涉事雙方的矛盾,但在李雲天看來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農稅和商稅爭端源頭不解決的話這種矛盾指揮越演越烈。
因此,對大明稅制的改革已經迫在眉睫,李雲天知道這將觸動既得利益階層的利益,但就如衛所制一樣,已經阻礙了大明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必須被廢除。
明太祖當初制定稅法時候把有些問題想得實在是太簡單了,正如衛所制的自給自足一樣,明太祖總想著讓下面的衙門把事情給解決了,殊不知他下放的權力越大那麼裡面的問題就越嚴重。
李雲天離開瓊州島的時候已經是七月底,下令明揚號全速返航,準備趕在八月十五前回到揚州,這樣就能趕上在揚州舉行的江南花魁大會,與民同樂。
與小琉球島一樣,李雲天對於瓊州島的移民安置事宜也非常滿意,講武堂的武官們任勞任怨,盡職盡責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務,使得瓊州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百姓們生活安逸,如此一來他也就能放心了。
溫都對於大明擁有兩個如此大的島嶼感到非常驚訝,在瞭解了小琉球島和瓊州島的歷史後對李雲天也非常佩服,能在短短五六年的時間裡使得兩個島上的居民生活步入正規非常不簡單。
尤其是那些曬得黑黝黝的講武堂武官,溫都多麼希望他也能有如此好的部下,有著把兩個荒蠻的島嶼治理得井井有條的能力,這樣的話帖木兒帝國境內也不會叛亂四起了。
溫都知道李雲天帶他來江南是為了給他展現大明的實力,開始的時候心裡存在著牴觸的情緒,不過當目睹了大明的繁華後他覺得他應該感謝李雲天,使得他獲益匪淺,學到了許許多多的東西。
等回到了帖木兒帝國後,溫都將會推動帖木兒帝國和大明之間的交流,與其成為敵人,他更喜歡跟大明做朋友。
第1169章 自亂陣腳
八月十二,晝夜兼程的明揚號按照計劃抵達了寧波港,李雲天下船後休息了一晚上,然後就領著人風馳電掣地趕往了揚州城。
今年可是三年一屆的江南花魁大會舉行的時間,這可是江南的一大盛事,屆時江南豪門權貴和富商大賈將齊聚揚州城,是一場權力和地位的盛會。
溫都對李雲天火急火燎地返回揚州感到非常奇怪,在他看來李雲天並不是那種喜歡湊熱鬧的人,更不是好色之徒了。
最開始的時候,溫都以為年輕貌美的林馨是李雲天的女人,用來排解路上的寂寞,不過他很快就發現自己錯了,林馨不僅從未在李雲天的房間裡過過夜,而且還負責處理李雲天身邊的事務。
而且,沿途州府的官員們沒有一個人向李雲天進獻美女,而按照常理來說地方官為了巴結李雲天肯定用費盡心機給李雲天弄來誘人的美色才對。
因此溫都覺得李雲天如此著急地趕回來肯定另有深意,只不過他現在還不知道李雲天要做什麼罷了。
兩天後的上午,李雲天一行人終於在八月十五這一天趕到了揚州城,城裡的文武官員事先並沒有接到李雲天要來的訊息,故而直到李雲天進了揚州城裡的講武堂司務處,城裡的達官貴人才知道李雲天回來了。
揚州城裡那些身份顯赫的權貴紛紛前去拜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