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在。。
正文第一百三十八章
集權制的固有好處之一,就在於能夠最大限度的將領袖的個人意志決策和中央政府的絕對權威貫徹到整個國家的每一個角落,無論那裡多麼偏遠落後。但集權制長久實行下去,極有可能會因為掌權的某一個人,或者一個小的決策圈子犯下某種不可避免的決策失誤,從而導致極為嚴重的後果。
表面的高效率背後,潛伏著重重危機。沒任何個人、組織、國家是不會犯錯誤的,歷史證明每一個鼓吹自己“永遠正確”,不會犯錯誤的個人、組織乃至國家,都被時間一一驗證了他們毫無根據的狂妄自大言論只能成為後人的笑柄。
不過張治國這個時候頭腦仍然很清醒,他的意志也沒有被絕對權利的巨大力量所腐蝕,況且在張治國的背後不是沒有制約如他表面看來那樣無限權利的潛在力量,只不過這些力量不想讓自己暴露在光天化日任人品頭論足罷了!
任何一個國家或者組織,只要不是每一次緊要關頭都會作出最糟糕的選擇,那麼它就肯定不會自己走向滅亡。從某種程度上講,犧牲辦事效率換取可以接受的普遍公平,仍然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危機總是一點一滴積累,最後一次性爆發出來。普遍公平就是消弭危機最有效的減壓閥,自古有云:“不患貧,患不均。”那麼關閉減壓閥門的唯一後果可以輕易想見,內在壓力逐步增大,直到危機的各種誘因積累到臨界極限再一股腦爆發出來,毀滅現存秩序為止。
世人皆知“非發”的地面部隊強悍,相對而言這個認知背後隱含了“非發”海空軍能力不足的現實。“非發”空軍的情況稍好一些,而海軍是諸兵種當中建設週期最為漫長,且投資巨大的特殊兵種,有海無防肯定是不成的,短期內“非發”緊張的財政情況註定拿不出多少經費投入在海軍建設上頭。
世界上只有第一位的海軍存在,因為排名第二位的海軍已經沉入冰冷漆黑的海底,原因是大海只有一個,掌握海洋的主人也只有一個。
“非發”目前擁有繳獲自前非洲佔領區各國相當數量的各型軍艦,但是海軍整體實力差強人意不說,各種互不通用的配件、彈藥來源複雜難以理順,這種糟糕透頂的後勤維持工作簡直是總參謀部人員的一場噩夢。“非發”海軍是萬國造這話說得極端了些,“非發”手中的海軍裝備分別來自全世界四十多個國家,海軍艦隊規模姑且不說,光是尋找合用的零部件維護整個艦隊正常運轉,已經是一件殊為不易的事情。
未作猶豫,張治國大筆一揮,將全部技術落後,艦齡在25年以上的艦隻統統解體回爐,至於其他作戰效能比較先進,艦齡較短,但零部件和彈藥等補給品由於政治等方面因素一時難以籌措的新銳艦隻直接透過國際軍火黑市轉手賣出。
多虧如今世界局勢風雨飄搖,國家不論大小一律人人自危,所以現下的國際市場上,小到軍用手槍、自動步槍、手榴彈,大到航空母艦、核潛艇,可以說只要你能拿出現貨來,就不用發愁找不到出價合適的豪爽買家,異常火爆的軍火黑市著實叫“非發”意外地好好賺了一筆。
一番精簡之後,“非發”的海上力量僅餘驅逐艦12艘,護衛艦16艘,並且包括一些小噸位的導彈艇、巡邏艇,勉勉強強可以歸類為一支能承擔近海防禦任務的三流海軍,面對需要同時去與歐美列強海軍爭奪制海權的大西洋、印度洋兩大洋浩瀚遼闊的海域,以及“非發”佔領區綿延漫長的海岸線,目前“非發”這麼一點家底自是無需諱言,必定是杯水車薪啦!
張治國也沒指望自己手裡這幾條小船掀起什麼大浪,乾脆放棄了大西洋方向的海洋防禦,將所有海軍機動力量集中在南非“好望角”至東非“塞席爾群島”一線的印度洋海域佈防,並且派出部分導彈艇封鎖從“蘇伊士運河-紅海航線”通往印度洋的必經之路“曼德海峽”,下令禁止一切他國船隻通航,徹底切斷了波斯灣油輪前往歐洲的直接航路。中東石油只有透過土耳其輸油管線的少量供應維持正常,不過很快伊拉克反美武裝發動的破襲戰摧毀了伊拉克境內的大量輸油管線,這點象徵性的原油供應也變得時斷時續了。
考慮到即使繞行南非的“好望角”同樣會遭到“非發”海軍的驅逐,滿載中東原油的超級油輪紛紛停航,一律停泊在海灣國家的港口裡,等待戰事平息“曼德海峽”重新開放。現代戰爭很少有一塊打上幾年才能分出勝負的情況,何況歐美聯軍的巨大優勢明擺著,無需太過擔心。
至於說選擇繞開“非發”控制海區的航線航行,除非船東們不惜工本將油輪經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