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的高山叢林,進入緬甸中部地區,就會一馬平川抵達南部和西南部的緬甸海灣港口。
緬甸西部為印度,印度此時也早已成為英國殖民地,這段歷史時期,緬甸被英國人劃為印度的一個省,英國感到振必然會有有所行動,已從印度調派一部分印度當地的印度人組成的軍隊趕往緬甸,以圖抵擋振可能的進攻。
振四艘航母編隊已開始南移,逐步進入南海地區演練,準備配合陸軍對緬甸和越南的進攻。
在首先進攻緬甸的英軍還是越南的法軍問題,經過討論之後,李天成選擇了齊頭並進,因為他要儘快佔領東南亞,將協約國的英法趕出東南亞地區,打通馬六甲海峽的航線,進而進取印度洋,打通從東亞到中東地區的航線,為振接下來對盟國的支援計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旦美國封閉巴拿馬運河,華夏國只能透過東南亞到印度洋,然後進入波斯灣,再從伊拉克和伊朗的陸地登陸,將戰略物資運送到土耳其再進入歐洲大陸深處。
第二百八十一章西伯利亞的寒冬
第二百八十二章 中緬邊境
第二百八十二章中緬邊境
中東地區此時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同盟國必須打通波斯灣到土耳其的陸地線路,才能保證華夏國的武器裝備能順利運抵歐洲腹地,如果美國封鎖巴拿馬運河,伊拉克和伊朗將會成為兩大派系爭奪的交通運輸線。
華夏國的中東計劃還沒有出**,但無論如何李天成認為東南亞地區都不允許英法等國繼續存在,他們的軍隊時刻威脅到華夏國的安全,越南、緬甸、寮國、馬來西亞等英法殖民地,已經成了華夏國下一個目標,而菲律賓因為是美國殖民地,暫時還不能動他們。
東南亞地區幾乎沒有冬天,全年氣候炎熱,多雨,多叢林山地,尤其是緬甸北部地區更是高原和山林叢叢,不利於大部隊機動作戰。
為做好戰爭準備,華夏國已在中緬邊境地區修築了一條蜿蜒扭曲的山道,通往緬甸北部的山區,為振的軍車和裝甲車打通了運輸道路,同樣廣西和越南邊疆地區的交通建設早已緊鑼密鼓展開。
適合丘陵地形的鐵甲一號坦克將大量運用到越南北部地區,但中越邊境和中緬邊境地區的山地,不適合大規模坦克部隊機動,只能依靠少量坦克作為步兵進攻的輔助。
軍委已經制定了先拿下緬甸北部和越南北部的計劃,然後派艦隊南下,進攻馬來西亞,對東南亞的戰爭將齊頭並進地展開,在打通馬六甲海峽之後,便可以向緬甸港口仰光等地運兵,然後南北夾擊,奪取緬甸全境。
越南國土狹窄修長,振可以在越南中部登陸作戰,將越南切割成兩部分,然後南北夾擊,從而佔領越南全境,將法軍趕出越南。
總體而言,如果振jīng銳盡出,東南亞戰場並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戰爭追求的是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每一場戰爭都將必須jīng心策劃才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這樣損失的財力才會最少,獲得的利益才會最大化。
緬甸南坎地區,是英軍重點防禦的區域,在這一地區英軍佈置了兩個師三萬人的兵力,層層防禦,設定了三道以的防線,這一地區多山,易守難攻,必須依靠步兵滲透才能逐步攻入緬甸內地。
在南坎地區東北部有一個面積達兩平方公里的湖泊,這片湖泊離中緬邊境只有一公里左右,英軍在湖泊對岸設有一個營地駐防,以防止振從這個方向突破入緬甸境內,此處是周圍一處較為平坦的地域,過了湖泊之後,便有幾條小道直通到英軍大本營所在地,抵達南坎地區中心地帶。
而從其它幾個方向進攻,必須先攻下幾處山林和山地,突破英軍隱匿在叢林之中的部隊防禦,才能向英軍營地逐步滲透,難度較大,英軍當然知道這片湖泊的重要xìng,他們派駐了一個營的兵力保守,在湖泊岸邊駐紮有一個連的前鋒部隊,山林之中配備了小型火炮,這是緬甸英軍最為先進的武器了。
緬甸英軍幾乎都只配備了步槍,部隊訓練和補給遠不及歐洲的英軍,作戰能力也不足,湖畔的一個營因為駐紮地理位置重要,所以才配備了十五門火炮,其它的地方火炮數量更少,這些火炮都是三十七毫米小鋼炮,適合於山地作戰,shè程能覆蓋整個湖面。
在這個叫塔拉湖的湖對岸叢林之中,早已有振偵察兵滲透了進去,振偵察機從昆明起飛,也對這一地區英軍的佈防地進行了長期的偵察,對英軍兵力分佈十分了解,但躲藏在叢林之中的部隊,有時會經常挪動位置,也不容易被發現他們的行蹤,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