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切的老孫那麼愛掙表現,二來也沒有不知內幕,一心想去神族覓一良師的沙和尚那麼勤快,三來有丈母孃撐腰的老豬,底氣要比將功補過的小白龍足。所以,老朱選了這麼一個角色,正和他們的意,第一印象的印象分就高了不少。
即使後來,一旦出了問題,老豬就嚷著總是第一個打退堂鼓,要散夥,賣行李、嚷著回高老莊做女婿、種地過日子。也沒能讓這一群人對老豬丟了好感,人本就是為了媳婦才來湊的角,著了算計,不像他們,得看著人家臉色過日子。
特別是老孫,他本是一個石猴子,雖然做了弼馬溫,可也沒結識幾個人。打架他倒不怕,怕的是人家友情演出的有靠山的妖怪些。每每這個時候,帶上老豬,拿了他的名帖,壯了自己的名聲,老豬還不計較,多好的人呢!
所以,日後老孫雖然日日喚老豬呆子,可真心把他當兄弟來看了,老豬吃飯喝酒不落下他,立了功還送給他,有了過自己擔著,這樣的兄弟,多難得!
得一交一輩子,不是!
尤其是得了如來金口玉言:“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莫大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於我教,且喜汝隱惡揚善,降妖除魔,全始全終,加升大職正果,汝為鬥戰勝佛。”後,老孫更是打心眼裡稀罕這個假師弟。
不過,再怎麼喜歡,也要分道揚鑣、曲終人散的。
這一齣戲,演了好些年,被一干演員吐槽無數,好歹是完了工。
高夫人早就跟參演的如來打了招呼,老豬是高老莊的人,打發個差事,還是要回高老莊的。
如來雖然看了這麼些西遊記的電視連續劇,對老豬無甚好感,還是耐著性子,給了評語。
“豬悟能,而如今你喜歸大教,入吾沙門,保唐僧取經,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
老豬撇了撇嘴,淨壇使者什麼的,真真沒意思透了。不過好歹不在玉帝老兒手下當差,管他什麼之物,都好啦!
這下子可以回家陪媳婦,生孩子去了。
至於其他人,老豬可沒想管,猴哥那是看在一起吃苦那些年上,這才關注一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