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671章 王師出塞旌旗卷,漢歌嘹亮響四方
隨著近衛將士們的歸省,御駕即將親征的訊息,一下就在京城傳開了。
這是一個極具震撼性的訊息,引起的轟動自然也不會小了,深秋的京城一下子起來,人們奔走相告,憂心忡忡者有之,滿懷激憤者有之,興高采烈者也有之,但表現出來最多的,還是震驚。
自正統年以後,就再也沒有哪個皇帝親征過,曾經的那個教訓實在是太深刻了。在那之前,倒是有先例,可除了宣宗皇帝遇到蒙古遊騎那次之外,即便是成祖北征的時候,也無不是準備充分才開戰的。
現在的形勢多惡劣啊。宣府兵敗,緹騎出京,導致京城並不滿十萬,最終皇帝只能以成軍不過三年,擴充不過一年的近衛少年們為主力迎戰,對戰的卻是至少有十萬之眾的草原王帳精兵!
只要想想這些事實,這其中的險惡也就不言而喻了,哪怕是對軍事完全一無所知的人,也不會不知道形勢有多不利。
而且,這次出征的準備也很倉促,從接到邊鎮的告急,到皇帝做了決斷,再到近衛將士回家道別,都是發生在兩三個時辰的事情。
而出征的日子,也被皇帝定在了五日之後,別說是御駕親征了,就算是隨便派個將軍帶幾萬兵馬出京往援,這準備時間也不夠充分啊。
沒人知道皇上決定親征的初衷是什麼;也很少有人對這次親征之舉表示樂觀;軍將的家人更是依依不捨,把這一次的分別當成了生離死別。
不過,大多數人都願意相信,皇上是為了救助宣鎮那些正慘遭荼毒的邊鎮軍民。也有少數人才認為,這是皇帝好大喜功到了一定程度。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所以才有此荒唐之舉,所以,就在當天傍晚,承天門外便再次擠滿了靜坐的人。
這些人當中有士黨。也有皇黨。有眉頭深鎖。憂心滿懷的;也有面上憂慮,實則暗中竊喜的;更有無悲無喜,只是為了來邀名的。
是個人就知道,皇帝不能隨便出京,親征更是扯淡。這個時候站出來阻止皇帝,等將來塵埃落定的時候,自己的先見之明,一定會在史書上留下重重的一筆的。
不管是如何想法,在承天門外靜坐請願的人行為並不激烈,沒人舉標語,也沒人喊口號,眾人只是靜靜的坐在這裡,表達反對的態度罷了。
被皇帝強壓了這麼久,大臣們也都知道規矩了。在正德朝,任何人都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力,哪怕是意見有些大逆不道,通常也不會因此而被治罪。這規矩和大明律裡面那條‘不因言治罪’差不多。只是在細節上有了些變動。
一是範圍擴大了,大明律那條雖然沒明說,可實際上卻是限定了範圍的,那就是讀書人可以不因言獲罪,現在的規矩則是所有大明子民。這代表這士人們又一項特權的訊息,他們自然是鬱悶非常。
另外則是表達方式上的限制,表達意見是可以的,哪怕說的話不怎麼合皇上的心意。也不會挨收拾。可是,誰要是想象從前那樣成幫結夥的搞什麼言潮。或者在民間煽風點火,那就對不起了。廠衛的電椅就是為這種人設定的。
所以,甭管懷著什麼樣的心情,報著什麼樣的目的,承天門外的請願行為是井然有序的,也是肅然無聲的。
也不是沒人想到用更激烈的辦法,可他們很清楚,承天門外並不是最好的舞臺,時間也不太對,懷有這樣想法的人都在等,等著萬眾矚目的那一天。
比起官員們的思前想後,百姓們的想法就單純很多了。明朝人對韃虜的觀感,和後世天朝民間對日本的觀感差不多,都是不需要宣傳的,從殘暴如禽獸般的韃虜手中,將邊鎮的軍民解救出來,這種行為不需要理由。
人們只是在擔心,皇上身邊的兵力是不是太單薄了點,風險是不是太大了點,是不是應該等著薊鎮的援兵到了,再出兵比較好?
不過,皇上既然已經做了決斷,那大夥兒就只有聽著的份兒,因為大夥兒都知道,皇上不是瘋子,既然敢於出兵,他肯定是有把握的。
家中有從軍的兒郎的心情會更糟糕一點,不過父親們卻都只是用滿是老繭的手,拍了拍兒子的肩頭,母親們都含著淚,卻在為兒子收拾行裝,包家的那一幕,無數次的被重複著。
百姓們的心思很淳樸,受了人的恩惠要還,保衛自己的家園也是責無旁貸,何況,皇上也不過弱冠之年,他已經親自站上了前線,自家的孩兒又有什麼退縮的理由呢?
時間的推移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五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