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其後他推舉自己湖北同鄉張道林出任樂昌鎮守使,為了緩和與廣東的對立局勢,只在樂昌設立民兵和警察隊,未曾安排正規軍入駐。
——————————
轉眼到了四月中旬,隨著廣東過戰爭的議和,二次革命真正劃上了句號。
國內上上下下的目光漸漸從南方轉移到北方,前不久的鬧得沸沸揚揚的蒙古叛亂事件和西藏分裂事件,漸漸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各方勢力都在猜測,袁世凱大總統究竟會不會遵守與廣東簽署的協約,調兵北上處理國家主權的大事。不少人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小,畢竟正式大總統的大選已經進入預熱階段,袁世凱勢必會做出一些有利於自己名聲的事來,為大選贏的一個好的口實。
雖然袁世凱從臨時大總統繼任為正式大總統,幾乎是不可更改的結局,但是從政治上的角度來說,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即便袁世凱身上的舊官僚主義氣息濃厚,不在乎虛假的名份,但是北洋派內部依然需要為自己在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值得稱頌的一筆。總之,收復蒙古對北洋派來說好處總是大過壞處。
於是沒過多久,北洋政府內部傳來了非正式的訊息,大總統正在籌備出兵蒙古的前期工作,並且已經開始先一步的調查和交涉手段。
一時刻,全國上下都對收復國家領土充滿信心,這已然成為向世界證明中國自強的標誌。
與此同時,遠在上海法租界博愛路二十六號公寓裡孫中山等人開始坐立不安,國內的時局對他們來說越來越不利。廣東戰爭還在議和階段時,革命黨已經看到了大勢已去的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