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郟�揮昧瞬壞�50萬噸石油,加上該年度頭四個月的日常用量不足30萬噸,德國從發動戰爭至法國投降,消耗總量不足150萬噸。德軍原先估算,征服歐洲的作戰可能要花費500萬噸的石油,如今卻只用了不到三分之一。更大的喜訊是,德軍從歐洲各處掠奪到不少於150萬噸的石油,單是這些就已經足以彌補此前的戰爭消耗。到了1940年,德國石油儲備一度衝高到500萬噸左右,這個家底成了德軍發動對蘇聯作戰的底氣。希特勒顯然妄圖透過這場戰爭,據蘇聯的石油為己有,一勞永逸地解決德國“吃油難”的問題。
閃電戰的出奇順利,給德國釋放了一個錯誤的訊號,認為戰爭可以在低能耗的狀態下持續進行下去。然而,正是在蘇聯戰場上,閃電戰遭遇了它的剋星。
利器最終變絞索
由於蘇聯領土過於廣闊,道路交通又不及西歐良好,德軍不得不把寶貴的油料浪費在運輸過程中。這個時候,閃電戰遭遇了一個始料未及的悖論——德軍的裝甲叢集的確可以重複在西線上演過的大縱深穿插推進,但在遼闊的俄羅斯平原上,這種戰術使用得越多,就意味著油料消耗越快,給後勤補給造成的壓力越大。其結果是,閃電戰從德國原先賴以立足的“神兵利器”蛻變為套在德國自己脖子上的絞索,實行得越成功,絞索就勒得越緊。
到1941年底,德國的石油儲備已經下降到不足80萬噸。捉襟見肘的資源儲備,打亂了德國原先有條不紊的戰爭計劃,希特勒一度將莫斯科近郊的中路中央集團軍的裝甲主力抽調到南線,試圖奪取蘇聯的產油地巴庫。這個決定讓莫斯科戰役推遲了一個月才爆發,俄羅斯極寒的天氣和德軍捉襟見肘的後勤補給最終拖垮了善戰的德軍。
進軍速度越快,戰略縱深就變得越大,石油供應線也就拉得更長,這就為敵軍對補給線的攻擊製造了方便。在二戰後期,德國的石油供應系統開始遭到美英空軍的持續轟炸。瑞典學者博·黑恩貝克稱,四個月內,德國“每一個重要的合成石油工廠至少被空襲過兩次,六十九座煉油廠、許多儲存裝置及若干各種各樣的液體燃料工廠也都遭到了空襲”。
德國最終為閃電戰在戰爭之初的順風順水付出了代價。1944年12月,德軍調集最後一點油料儲備,在西線的阿登森林地區發動了反擊戰。戰役前期的走向證明,即便面對裝備、兵力都已遠優於自身的盟軍,德軍的閃電戰仍有的打,但裝甲兵團快速推進所造成的油料短缺,再次成為窒息德軍的絞索。阿登反擊戰最終不得不在持續一個月後收場,而德軍此戰中損失的坦克,大多不是被擊毀的,而是因為缺少燃油,最終被拋在了路邊。曾經輝煌的閃電戰,最終不得不以這種尷尬結局作為它的收場。
19世紀的德*事家克勞塞維茨曾經在戰爭論中告誡他的後輩:“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再精彩的戰爭理論,如果脫離對國家實力的考量,就難免淪為失敗。從這個意義上說,制定閃電戰理論的古德里安和他的同事們並非克勞塞維茨的好學生,他們的失敗在於,讓資源匱乏的德國一度擁有了本不應屬於它的幻覺與自信,並沉迷於其中,這不能不讓人想起那句名言:“戰爭是件如此重要的事,以至於我們不能將它只交給軍人去考慮。”提起德國二戰時期發動的“閃電戰”,不少軍迷總會以為是二戰中最牛的神兵利器。德軍之所以選擇這種看似“酷炫”的戰法,實則有自己的難言之隱——工業力量當時排世界老二的德國,實則是個石油資源匱乏的“窮國”。為什麼在西線戰場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閃電戰”一到東線就不靈了?希特勒又為何急於對蘇宣戰?本文將從資源戰的角度,重新解讀看似光鮮的“閃電戰”。
被持久戰拖死過
首先得說說高大上的閃電戰咋來的。閃電戰的反面當然是持久戰,但歐洲人打持久戰的歷史其實特別短,直到一戰才真正開始。在此之前,歐洲大陸上一千多年的各國掐架活動,在今天看來其實都是閃電戰。像英法“百年戰爭”那樣名頭聽起來嚇人的大陣仗,細究起來,都是用無數個並不連線的戰役連綴而成。在這些戰役的間歇,戰爭的主體貴族老爺們和負責跑龍套的平民,其實都處於各回各家的放羊狀態。究其原因,是因為當時歐洲的小領主們領地太小、資源調配能力不行,撐不起像中國楚漢戰爭那樣一打八年的大陣仗,仗打一會兒,雙方都有喘口氣的需求,實在速戰速決不了,通常都會用騎士間的單挑來解決,這跟項羽當年在成皋找劉邦約架是一樣一樣的。
這種小打小鬧給歐洲人造成了一個錯覺,覺得好像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