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得穩準狠。書院派也不知道該為老天幫忙而高興,還是為江山震動而憂心,但不管怎樣,要求皇帝下罪己詔、釋放周黃傅等人的聲音是越來越大了。
但這個時候,皇帝已經顧不上什麼書院派了,眼看仁王叛軍一日日逼近京城,皇帝趕緊調集多路大軍,一半去雲州截堵叛軍,一半進京保衛京師,因京城靠近北方,南方軍隊調動需要時日,皇帝便連守衛北地的抗戎軍都調動了半數人馬。
當然,這關頭他不敢調傅家或者黃韜學生帶領的軍隊進京,只能調剩下唯一信得過的姜家軍。
其實姜家跟如今被他穿小鞋的書院也不是毫無關係,雖然姜家子弟在書院讀書的不算多,但儒院院長周冷槐的正室夫人卻是實打實的姜家女兒,按說皇帝不應該在這關頭信任姜家,但姜家用他們的表現贏得了皇帝的信賴。
去年姜承元抗戎不利其實有著諸多原因,最重要的就是朝廷嚴重拖欠軍餉,當時說是二十萬大軍抗戎,扣去誇大的、老弱病殘的、吃不飽飯拿不起兵器的等等……真正與蠻子對抗的軍隊其實也就是三萬之數,打不過簡直太正常,因此姜承元背個抗敵失利的罪名被擼職,實在是有點冤。這點皇帝跟姜家都心知肚明,但姜家有眼色,不僅一點兒沒怨恨,事後皇帝私下召見姜承元,想假惺惺說些自己也不得已的話時,姜承元十分給皇帝面子,自承過失,把錯都攬在自己身上,把皇帝說的心裡熨帖之極。
而周家出事後,姜家沒有絲毫營救周家的舉動,反而積極為周夫人與周冷槐和離而走動,日前皇帝為傅元辛案憋火時,姜家家主更是主動獻忠,用姜家的力量壓住蠢蠢欲動的傅家,穩住軍心,才使得皇帝最終下了收拾傅家的決定。
如今傅家軍和黃韜一系的將領完全不能信任,雖然姜家跟周家還有周夫人這個牽扯,但矮子裡拔將軍,為了自個兒龍椅別被叛軍搶去,皇帝還是調了姜家軍入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