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大臣薩鎮冰元帥,裝備部長趙磊上將等人。今天視察的重點。就是和軍事領域相關的那些專案。
帝國科學院的院長早就在門口等候吳皓軒了。科學院的院長,是由帝國任命的。儘管,他不是科研人才。但是,他主要是為科學院的科學家們提供後勤保障的,堪稱科學院的後勤大管家。
整個科學院,防禦和安保工作有帝國禁衛軍負責。帝國禁衛軍的一個步兵營,直接進駐到科學院裡面。另外,禁衛軍的一個裝甲團距離科學院不過十公里而已。一旦科學院遭到進攻。他們在二十分鐘內就能夠趕到。任何敵對的實力,想要再二十分鐘內攻破帝國一個步兵營防禦的科學院。那無疑是不可能的。除了軍隊之外,還有國家安全域性的安保人員,軍事情報局的情報人員等。整個科學院,完全處於最嚴密的保護之中。除非是出動軍隊,否則休想攻入其中。當然,在帝國首都的近郊。也不可能出現別國的軍隊。如果別國的軍隊都打到這裡來了,那帝國就真的離滅國不遠了。
“陛下,幾個專案的主要負責人,都已經準備好了。”科學院的院長向吳皓軒說道。
“嗯,走吧。先去雷達專案部。”吳皓軒說道。
雷達是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裝置。雷達發射電磁波對目標進行照射並接收其回波。由此獲得目標至電磁波發射點的距離、距離變化率(徑向速度)、方位、高度等資訊。雷達的出現,是由於一戰期間當時英國和德國交戰時,英國急需一種能探測空中金屬物體的雷達(技術)能在反空襲戰中幫助搜尋德國飛機。只不過,在一戰期間,因為技術的限制,實用效果不明顯而已。
中華帝國也是最早研究雷達的國家之一。相比歐美,帝國在雷達技術上,已經走在了他們的前列了。
“陛下,這就是目前我們研究出來的雷達,探測距離已經超過了二十公里了。只不過,體積還比較龐大,同時也十分耗電。”雷達專案的負責人向吳皓軒說道。
吳皓軒點了點頭:“經過測試了嗎?”
“已經經過測試了。空軍那邊出動了五架飛機來配合測試,在二十公里的距離上,雷達準確的發現了他們。不過,現在的雷達的缺點也非常明顯。一是體積太大,二是探測距離太近,三則穩定性和可靠性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雷達專案的負責人說道。
“這已經很不錯了,我希望你們未來能夠加大研究。十年後,帝國需要至少能夠探測兩百公里之外的大型雷達。同時,還要做好雷達的小型化,使得雷達能夠搬上軍艦,搬上裝甲車。未來,雷達不僅僅是探測裝置,更要成為帝國海軍的主炮的指引裝置,也就是炮瞄雷達。如果能夠實現的話,那未來帝國海軍在海戰當中,將佔據更大的優勢。”吳皓軒說道。、
海軍大臣薩鎮冰元帥更是眼前一亮。目前海軍主力艦交戰的距離,普遍在一萬五千米左右。如果再遠的話,命中率就無法保證了。另外,夜晚的時候,主力艦炮戰的命中率也非常的低。如果雷達能夠為主力艦的主炮進行指引的話,那主力艦的主炮的命中率,無疑會大為提高。在夜戰的時候,帝國海軍更是能夠佔盡優勢。
“是,陛下。我們會積極的往這方面研究的。”雷達專案的負責人說道。吳皓軒為他們已經指明瞭研究的方向了,他們只需要向著那些方向研究就行了。這樣的話,也能夠少走很多彎路。
從雷達專案部出來之後,吳皓軒等人又去了聲吶專案部。
聲吶是一種利用聲波在水下的傳播特性,透過電聲轉換和資訊處理,完成水下探測和通訊任務的電子裝置。早在1906年的時候,英國海軍的劉易斯·尼克森就發明了聲吶。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開始被應用到戰場上,用來偵測潛藏在水底的潛水艇,這些聲吶只能被動聽音,屬於被動聲吶,或者叫做“水聽器”。
後來,英美等國都開始了主動聲吶的研究。而中華帝國也不例外。
中華帝國本來就是潛艇利用大國和強國。在未來的戰爭當中,利用潛艇來打擊敵人的運輸線,攻擊敵人的艦艇,偵查情報,都是非常普遍的。但同時,敵人的潛艇也會越來越猖獗。在帝國利用潛艇對敵人進行打擊的時候,同時帝國海軍還得打擊敵人的潛艇。這就需要帝國海軍裝備克敵制勝的武器了。而聲吶,無疑就是這種能夠將隱藏在水下的潛艇發現的裝備。
未來,帝國海軍的每一艘艦艇上都會裝備聲吶,用來反潛。特別是航母編隊當中,反潛戰艦更是不可或缺的。吳皓軒甚至計劃,在未來轉本建造一款反潛用的護衛艦,用來獵殺在大洋上的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