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0部分

跟隨李世民多年,長孫無忌很瞭解李世民的秉性,知道他一旦決定下來的事情,就容不得其他人再說三道四。所以,即便心裡依舊不甘心,望望李世民堅定的目光,長孫無忌還是知趣地把一肚子話沉了下去。

走出帥帳,望著白茫茫的一片雨幕,長孫無忌長嘆幾聲。秦王呀,你說唐瑛心善,其實,放不下父子之情的正是秦王你呀,你對陛下還抱有期望,連唐瑛都看出來陛下完全放棄你了,你為什麼還要痴迷不悟地等下去。在心裡哀嘆幾聲,長孫無忌無奈地搖頭而去。

唐瑛突然返回長安向皇上報捷的訊息在唐營裡傳開後,別人倒沒什麼,李元吉卻看出端倪了。突厥大軍還沒撤呢,這仗也沒打起來,報捷?報什麼捷?望著秦瓊貌似鎮定卻閃爍躲避的眼神,李元吉衝到了李世民的帥帳裡,要他說清楚唐瑛到底為什麼回長安,派唐瑛回長安,為什麼沒有知會他?

李世民無奈,也知道這事無法瞞過李元吉,只得告訴他,唐瑛失蹤了,已經一天過去了,還沒找到人,沒辦法,只能說唐瑛回長安,要瞞過此事,同時也避免唐瑛在外遇到危險。

“唐瑛不會去刺殺頡利了吧?”李元吉的第一反應與長孫無忌一樣,畢竟唐瑛有刺殺高開道成功的過往,由不得他不往這方面想。

李世民搖頭嘆氣:“本王已經派人想辦法潛入突厥大軍中刺探訊息。目前還沒訊息傳回來,所以,這事也難說。”

李元吉不疑有他,倒吸一口冷氣:“這女人太狠了吧?她若得手倒罷了,若是出啥事……我們咋給父皇交代?”

李世民做苦笑狀:“本王也正在為這個發愁,只能乞求老天保佑,讓她平安歸來。”

李元吉裝模作樣地跟著李世民嘆了幾口氣後才告辭,一回到自己的營帳,他馬上寫了兩封信,命親衛火速送回長安,向李淵和李建成做了彙報。唐瑛的生死他是無所謂的,這個女人能用則用,不能用他也不想去招惹,但他可以利用這件事狠狠打擊一下李世民。

突厥軍營裡,頡利等人自然不明白唐軍營地裡出了大事,面對李世民似真似假的數次挑戰,打與不打已經爭論了幾天了。按照頡利的想法,怎麼都應該去試試唐軍的能力,一次攻擊也沒有就撤軍,他面子上下不來。而突利和其他人卻都想早早收兵回去,這場雨下的讓他們失去了耐心,再說,唐軍的統帥可是李世民,戰無不勝的李世民帶給突厥人的壓力的確不小。

討論了幾天後,頡利拗不過大家的反對,只好派突利和他的從叔阿史那思摩去見李世民,即便退兵,也要收取點好處費才行。

阿史那思摩不是第一次見李世民,卻是第一次直接和李世民對話,正是這一次的交往,讓阿史那思摩做出了人生的重大抉擇。出入長安多次,並被李淵封為和順郡王的阿史那思摩,對軍功卓越的秦王早就有了好感和仰慕之情,所以,這一次的會談,讓阿史那思摩把仰慕換成了忠誠,並在貞觀年間,成為最忠心於李世民的少數民族將領之一。

而與阿史那思摩一樣被李世民風采所折服的還有突利可汗。李世民的長笑之聲,自信之神情,捨我其誰的氣質,都深深地迷倒了突利,從這時起,突利就有一種直覺,頡利絕對不是李世民的對手,他和他的部落,將來的榮華恐怕要靠李世民這個漢人來給予保障。出於這樣的想法,突利唐突地向李世民提出結拜兄弟的建議,出乎他的意料,李世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而這次的結盟,為李世民以後解決東突厥起了關鍵性的作用,這是突利沒有想到,卻是李世民早就看到的。

武德七年九月初,在與唐軍對峙了半個月後,頡利在突利和阿史那思摩等人的勸說下,終於決定撤軍。突厥大軍撤回草原,隨即派來和談使者,索要了一批金銀珠寶後,算是給這場戰事做了瞭解。

突厥撤軍了,李世民卻又等了半個月才收兵回長安,這半個月,他依舊在找唐瑛。只是,此時的唐瑛卻早已經按照自己的計劃離開了涼州境內。當然,唐瑛做事一向有自己的主見,她的離開,並非像李世民和長孫無忌想的那樣要避開這場兄弟之爭,相反,為了尋找解決之道,她要幫李世民再立大功,那就是徹底解決突厥的威脅。她很清楚,雖然她給了李世民選擇,但,李世民在沒有被逼上絕路之前,恐怕是不會採取那些辦法的,所以,她只能去給李世民創造掌握兵權的機會。

既然歷史上李靖能解決突厥人,她相信,在她和李靖的共同幫助下,李世民一定能徹底解決突厥人。在這段時間裡,即便李淵還是不願意更換太子,李世民軍權在手,也有了主動權,不至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