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人覺得時不我待,可是日本人得出的結論也是“現在是最好的開戰時期”。和俄國人那種除了種族偏見沒有內容的結論不同,日本參謀本部的理由是:
1。 俄國周圍有土耳其、芬蘭、德國和英國這些“不穩定國家因素”,無法在遠東使用其全部兵力。
2。 俄軍訓練程度很低,遠東俄軍的編制就有問題,而且從來沒有進行過演習。
3。 西伯利亞鐵路尚未全部完成,而且還是單線,貝加爾湖還只能使用船舶進行運輸。
4。 韓國、滿洲的交通極為不便,對大兵團作戰不利。
5。 海軍分為波羅的海艦隊和遠東艦隊,而且遠東艦隊分駐旅順和海參崴,能夠各個擊破。
6。 俄軍無法在滿洲朝鮮取得給養,只能依靠後方運送,這樣兵員運輸和給養運輸就會產生競爭關係,起碼俄軍無法進入朝鮮。
7。 俄國內憂外患,從尼古拉一世時代開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同盟活動猖獗,無法舉國一致。
8。 韓國只能支援日本。
和後來的參本不同,當時的參本還是很認真地在分析形勢,得出的結論也全部在後來的戰爭程序中被驗證為正確。
而俄國人呢?
戰爭的主角是軍人,軍人能否冷靜客觀地觀察對手,對對手做出評價,基本上就決定了戰爭的勝負。能夠在現場觀察對手的軍人,不用說,是駐對手國的武官。駐日本的俄國武官對日本陸海軍的評價是怎樣的呢?
從1900年開始駐日本的俄國陸軍武官萬諾夫斯基在他發回國內的報告中是這樣評價日本陸軍的:“日本陸軍還在乳兒期,按照歐洲最弱國家的陸軍標準來衡量日本的話,僅僅達到道德上的標準就起碼還需要100年。”
這位俄國陸軍武官不從日本陸軍的裝備和作戰能力來評價日本陸軍,而是選取了一個極為抽象的“軍隊道德標準”,軍隊的道德標準基本上主要包括軍人對國家的忠誠,以及諸如對上官及其組織之類的軍隊內部的統帥能力。這位武官居然注意不到在日本陸軍中幾乎可以稱為過剩的這種服從和忠誠,其觀察能力到底怎樣也就不需要說了,可悲的是這份《萬諾夫斯基報告》成為了俄國軍方分析日本陸軍的基礎。
1903年4月,在神戶舉行了“海軍大觀艦式”,前來參觀的外國軍艦中有一艘俄國巡洋艦“阿斯科爾特號”,艦長戈蘭瑪契科夫上校在觀艦式以後對俄國公使羅曼?羅森說:“日本海軍依靠向外國購買軍艦總算湊齊了物質裝備,但是根本還沒有具備我們所有的海軍精神,即使在軍艦的操縱,艦隊運用方面的水平也還是非常幼稚。”
可是同時在場的英國海軍武官的評論則是:“能和日本海軍在軍艦操縱和艦隊運用方面並肩的就只有英國海軍”。
被譽為俄國最優秀的將軍之一的俄國陸軍大臣阿列克塞?庫羅帕特金大將,在1903年訪問日本以後也下了這樣的結論:“一個俄國兵可以對付三個日本兵,而我們只需要14天的時間就能夠在滿洲集結40萬大軍,這已經是擊敗日本陸軍所需數量的3倍了。所以說將來要發生的與其說是戰爭,不如說是一場軍事散步更為合適。”
其實,除了對日本兵的戰鬥力的估價有點不對之外,這位俄國陸軍大臣在實際上倒沒有采取什麼很有負他盛名的舉動。庫羅帕特金大將的戰略思想很俄國化,雖然他嘴上說一個俄國士兵能夠對付三個日本士兵,但他還是計劃採用3倍於日本陸軍的兵力,雖然他認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只是一次“軍事散步”,可他並沒有準備進攻,而是準備退卻退卻再退卻,一直退卻到哈爾濱,在日本陸軍不可能維持其補給線之時之地再和日軍決戰。
聽起來不太酷,但這是很俄羅斯的戰略,俄羅斯人思維的結晶。好的戰略肯定是簡單的戰略,外行也能一聽就明白的戰略,凡是很複雜,很高深,不是專家就聽不懂的戰略肯定只能導致失敗,這是被世界戰爭的歷史所無數次地證明了的。而且適合於一個民族的戰略在根本上就只有一種,以前的拿破崙,以後的希特勒,無不在這個俄羅斯戰略面前丟盔棄甲,而要是標新立異地追求所謂創意,很可能是適得其反。
應該說,這個計劃是完美無缺的,如果以後的俄國軍隊能按照這個計劃作戰,日本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
那為什麼俄國人失敗了呢?答案從庫羅帕特金將軍去赴任遠東俄軍總司令之前向維特伯爵辭行時發生的對話中就可以知道了。
維特伯爵說:“將軍的計劃肯定能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