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9部分

,回去一說換船,立刻就會四分五裂,莫不如冒把險,多派高手,一塊去刺殺皇帝,成了,從此再無後患,不成,也能名揚天下!”

林阿順猶豫不決,外面突然有人進來,一名出去探風的強盜回來了,“皇帝走了。”

“走了?”

“嗯,清晨出發,說是早就定下的日子。”

“水軍呢?”

“水軍沒動,但是開始向外派船了,我不敢靠近。”

“皇帝走了,誰在處理燕家的事?”

“一個叫右巡御史的官兒,據說是皇帝親信。城裡城外都轟動了,說燕家變兵為奴、私藏人口,這回徹底毀了。皇帝要回那些士兵,水軍是不是就更強了?”

林阿順沒法回答,看向武遊。

刺駕計劃還沒實施就失敗了,武遊臉色不太好看,“回去與其他首領商量一下吧。”

“官府只給三天時間。”

“燕家不是派人來了嗎?讓他回去告訴官府,多等兩天,官府要是連這都不同意,也不用談了。”

林阿順沒別的辦法,只好同意,下令開船回島。

黃普公兵敗之後,水軍有一段時間沒有出港,海盜得以重拾失地,分散躲在幾個近海的島嶼上,回來之後,林阿順立刻派人去邀請各島首領。

黃普公也在其中,他表面上是群盜的大首領,其實是囚犯,坐在主位上,腳上卻栓著鐵鏈,比欒凱還受忌憚。

一共幾十名頭目,聽說東海國的形勢之後,爭吵不休,幾方意見誰也說服不了誰。

海盜當中自有強橫之人,絕不投降,更贊同武遊的刺駕計劃,人數不多,沒有得到其他海盜的支援,一怒之下,當場退出。

剩下的人還是沒法統一想法,有人想接受招安,有人想再次躲入遠海,可是對要不要拿黃普公換大船,各持己見。

黃普公聽了半天,已經明白大致形勢,開口道:“諸位聽我說一句。”

沒人搭理他,黃普公提高聲音,又喊了兩遍,終於吸引眾人的注意,“我有一個主意,能讓你們壯大勢力,不必擔心官府的剿滅,還能得到不只一條大船。”

“什麼主意?”有人問道。

黃普公目光掃過眾人,“你們劫過一些從遠方來的海上商旅,可曾聽說過極西方有一位神鬼大單于?”

第四百八十一章 謀自己的反

韓孺子離開東海國,將後續事務全都交給瞿子晰和御史臺,他總得依靠朝中的一股力量,不可能事事親為,但是一路慢行,隨時能夠接到東海國傳來的訊息。

剛過東海國邊界,巡狩隊伍停下,名義上是要最後一次檢閱地方軍,實際上是給瞿子晰助陣。

就是在這裡,韓孺子進行下一步計劃,頒發一連串的聖旨,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道。

一道是退兵歸農,要求各地駐軍進行一次徹底清理,允許士兵返回原籍或是前往新開荒地區落戶,根據情況,免除若干年的租賦,並由官府貸給種子、耕具等物。

另一道是借奴墾荒,向天下的勳貴、富戶“借”奴,按數量給予爵位補償,無爵封爵,有爵提升,最高可到小侯,爵位已為列侯者,可以推恩給子孫,或者延續最多三代。

總之一切以農為本。

韓孺子沒法將所有勳貴統統按燕家這樣處理,必須恩威並施,這兩道聖旨是“恩”,給勳貴們放行奴隸的機會,接來就是“威”,一是拿東海國做榜樣,從重處置,不僅燕家落網,其它私自蓄奴者,都被抓起來,不僅得不到爵位,還要自己拿錢給官府,為超額的家奴贖身。

聖旨一道接一道地發出,宰相卓如鶴接到命令,即刻準備,三個月後進行一次全國清查,再有私蓄奴者,一律按東海國的辦法處置。

兵部尚書蔣巨英接旨,要去洛陽迎駕。

訊息傳出,天下震動。

私奴不入戶籍,不用交納稅賦,也不用服役當兵,對大楚來說,這是一群不存在的人,卻是眾多大家族的重要財富,自然不會輕易交出,即使皇帝“恩威並施”,大多數人仍選擇觀望。

但韓孺子的退卻到此為止,不想再做妥協,為了保證成功,在暗中做了一些準備。

早在十多天前,韓孺子剛到東海國的時候,就向京城釋出旨意,藉口匈奴人有異動,將南軍調往碎鐵城、北軍調往馬邑城,共同防守北疆,宿衛軍的絕大部分離京來與皇帝匯合。

當時大家都以為這又是皇帝好大喜功的一個表現,現在才明白,皇帝這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