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兩百七十九章 出售天寶公司

七月份,卲氏影業爆出一個猛料,宣佈減少影片製作,整個電影行業震動,東方娛樂、嘉禾、金公主都想在卲氏解體上面分一杯羹,關鍵時刻,卲逸夫卻閉門謝客,很明顯不打算將院線轉讓給任意一家,葉天退而求其次,開始實行大規模挖人計劃,卲氏有數千名電影工作人員,總有幾個精英人才。

卲逸夫在這是待價而沽啊,公子哥潘迪聲偏偏現在闖進來,運氣太好了,葉天想著心事,並寫下‘潘迪聲’三個字,潘迪聲已經決意入行,今天他這裡就有潘迪聲的預約。

葉天也不是毫無準備,他這裡有潘迪聲情報資料,潘迪聲出生在香港一個富商之家,其父潘錦溪早年家貧,這一點和邱得根差不多,未讀過書,十多歲來港後努力工作,一人兼幾份差,靠省吃儉用,慢慢做起了鐘錶生意,後來擁有藝林、金輪兩家鐘錶行,老子發達了,潘迪聲從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在香港讀完小學後,他便獨身一人飛往英國接受中學教育,四年後,潘迪聲為了解美國,又進了洛杉磯一所大學,主修哲學和經濟學。

小學畢業,孤身前往英國、美國讀書,單單是這份經歷,葉天就不會小覷潘迪聲,雖然出身在富豪之家,潘迪聲卻不是紈絝子弟。

大學畢業,潘迪聲並未像一般富豪子弟那樣參與父輩的企業管理,而是從父親鐘錶行的最低層——售貨員做起,六個月後,他又飛往日內瓦,在瑞士著名的鐘表珠寶店當了十八個月學徒,這才是葉天對潘迪聲刮目相看的地方。作為一個富二代,有幾個甘心去當學徒的。

在葉天來到香港前一年,潘迪聲帶著自己創業經營的全盤想法回到香港。

回港後<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潘迪聲向父親借了一百萬美元,在香港最高階的購物中心中環置地廣場開設了一家迪聲鐘錶珠寶店。開始了他靠名牌、精品創業的傳奇故事,中環是香港的高階商業區,租金昂貴。潘迪聲以瑞士高階手錶——勞力士、蕭邦等及名貴珠寶為號召,在港人心中樹立起名牌的觀念,對於潘迪聲走名牌精品路線經營的手法,剛開始時,不少香港商家是抱著等著看這個毛頭小子笑話的想法。

因為八十年代初,香港只有少數消費者懂得享用名牌產品。但潘迪聲堅持認為,香港已步入亞洲新興發達地區之列,人均收入亦在中等發達水平以上,此時正是培養、建立消費者享用名牌產品的觀念之時。迪聲公司因順應潮流,引導潮流,走在時代的前面,這才能在八十年代大展宏圖,創造一種新的商業經營模式。

一九八零年十二月,香港進入八十年代第一個聖誕節來臨之時,潘迪聲在香港老牌英文報紙《南華早報》上買下整整八個版面。前五版用來祝賀香港市民聖誕快樂,後三版則刊登自己所賣名牌產品的廣告,廣告刊出後。吸引了香港眾多專業人士的注意,迪聲公司一舉成名。

1981年開設第二間分店,在葉天抵達香港的那個月,潘迪聲開始進軍高階時裝業。

短短几年時間,潘迪聲成為香港擁有最多世界名牌專營權的個人,迪聲公司也以經營名牌而聞名於港,受到眾多中產階級的青睞,潘迪聲的生意也做得越來越紅火。

敵人還是朋友?

葉天猶豫的時候,莉智走入了辦公室。

“天哥。潘先生到了、”

“讓他算了……我親自去!”

葉天站起來,一定程度上。他和潘迪聲很像,借靠家族勢力。白手起家,只是目前潘迪聲事業做得更大一些,不過東方娛樂潛力卻遠遠超過迪聲公司。

潘迪聲並不是一個人來的,身邊還跟著一位美女,馬來西亞美女楊梓瓊,看到葉天,兩人臉上都浮現笑意,立即迎過來。

“葉先生,久仰久仰!”

葉天矜持道:“潘先生,幸會幸會。”

“這位是?”雖然認識楊梓瓊,葉天也要問一下。

潘迪聲笑著介紹道:“這是朋友楊梓瓊,馬來西亞選美冠軍。”

楊梓瓊笑道:“葉先生您好。”

“楊小姐不認識我,我卻看過楊小姐奪冠的新聞,聞名不如見面,果然是天生麗質!”

“葉先生過獎了。”

葉天和楊梓瓊握了一下,邀請道:“兩位,這邊請!”

因為多了楊梓瓊,葉天將會面地點安排在會議室,潘迪聲有楊梓瓊,他這邊也有莉智,兩女也在暗自較勁,打了招呼後,再也沒有說一句話。

落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