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外國根本賣不出去,外國人自然不會喜歡《新蜀山劍俠傳》電影,就算在香港大賣,外埠也會輸得很慘。
對比鄒汶懷、雷爵坤兩人愉快心情,卲逸夫感覺非常沉重,昨天晚上《星際鈍胎》試映,效果差強人意,他原本打算拍一部《星球大戰》型別影片,可是結果很現實,《星際鈍胎》沒有絲毫《星球大戰》的影子,對比《星球大戰》宏偉場面,《星際鈍胎》一些特技顯得幼稚。
方怡華端來一杯參茶,強笑道:“今天院線上映《新蜀山劍俠傳》,效果很不錯。”
卲逸夫沉著臉,影片上座率再高,也是嘉禾的影片,兩家院線連映一年,他發現都是嘉禾上映的影片大賣,卲氏純粹是打醬油,一些影片放映三四天,潛力就被耗盡,因為上座率達不到要求而下畫,這樣就便宜了嘉禾。
例如去年卲氏、嘉禾連映《楊過與小龍女》,第三天,個別院線上座率就跌至兩成,按照合約,只能換片,嘉禾上映的影片,常常在兩家院線連映十幾天,這樣就有差距了,《楊過與小龍女》只有幾十萬票房,而嘉禾卻可以斬獲上千萬票房,錢都被嘉禾賺去了,這讓卲逸夫十分矛盾,放棄連映,便宜了金公主,繼續連映,便宜了嘉禾,好像卲氏怎麼也佔不到便宜。
方怡華笑道:“院線檔期已經定下來,2月12號。”
“這個時間選得不錯!”卲逸夫讚了一句,一週之後上映《星際鈍胎》,純粹是搶《最佳拍檔》票房。
方怡華悄悄吐出一口氣,《星際鈍胎》名義上是卲逸夫製片,其實都是她負責,拍攝期間,她大肆削減製片成本,以致《星際鈍胎》拍成四不像,和《星球大戰》差了十萬八千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