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範老二想利用這個機會陷害陳老大或者自己,不過秦泰不怕這個人的陰謀。因為秦泰猜測他們的靠山應該是錦衣衛的副指揮使,只要劉守有在一天,絕對不會讓他們的股勢力壯大起來的。
其他兩股勢力也不可小看,應該是有靠山有後臺的。不過秦泰總覺得其中有一股勢力好像並不針對他,至少他們平時對自己很客氣。秦泰馬上想到了一個解釋,這些人對自己客氣不是因為秦泰是這次行動的指揮官,而是因為秦泰本人的緣故。秦泰雖然在錦衣衛和朝廷得罪過許多人,也有許多人關心和保護著秦泰。張居正和譚綸都是秦泰的好朋友,現在馮保也站到了自己這一邊。這夥人對自己這麼客氣,難道是譚綸或者是東廠馮保的人?不,秦泰馬上推翻了自己的看法。譚綸不可能有本事把自己的勢力安插進錦衣衛,因為錦衣衛是皇帝直接管轄的嫡系部隊。譚綸就算有這本事,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在錦衣衛內部發展勢力。東廠馮保的人也不像,因為東廠和錦衣衛水火不容已經很久了,要是東廠的人的話,不可能這麼明顯地討好秦泰。這麼做等於在暴露自己身份,真正的東廠密探不敢也不會這麼做。這夥人是誰的呢?秦泰終於有了一種猜測,難道這夥人是新黨的人?
當初嚴嵩把持朝政,大家把依附於嚴嵩的人叫做嚴黨。除了這些嚴黨之外,還有自稱是正義之師的清流。但是嚴嵩倒臺後,清流的領導人上了臺成為了內閣首輔後,清流的聯盟也就土崩瓦解了。徐階為首的勢力因為保守和守舊,被外人稱之為舊黨。和徐階不對付的高拱為首的敵對勢力,因為主張變法革新,所以被大家稱之為新黨。當初嚴嵩主政的時候,嚴黨和閹黨把持朝政,清流只能在一邊抗衡。當時嚴黨佔四成,閹黨佔三成,清流最多隻有兩成,其他的都是一些牆頭草。徐階上臺後,兼併了原來的嚴黨勢力,允許和預設了一些中間派,這才導致高拱和徐階的決裂。這時候閹黨不但沒有受到打擊,而且利用這機會壯大了不少。當時的形勢是徐階為首的舊黨佔全部勢力的二成半,高拱為首的新黨佔二成左右,閹黨佔三成半,其他的都是中間派或者牆頭草。
徐階下臺是必然的,所以大家都以為高拱要主持大局的時候,橫空出世了一個張居正。張居正是徐階的弟子,也是舊黨的中堅力量代表。但是張居正比一般的舊黨開明,又比新黨的人穩健。他的出現阻礙了高拱發展長大新黨的計劃,也讓舊黨的人看到了希望。最重要的是隆慶皇帝看好張居正,想把這個張居正留給自己的兒子未來的皇帝。這樣一來張居正比高拱更加有前途,大家紛紛把賭注押到了張居正身上。張居正和高拱相比有這麼幾個優點,第一,張居正比高拱年輕。高拱最多幹個五六年,就要回家養老了,張居正至少可以控制局面至少十五到二十年。自從出了嚴嵩的事情後,皇帝和皇室的人特別注意內閣大臣的年紀問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年過七十不能擔任內閣大臣。不能像嚴嵩那樣,八十多了還要佔著內閣首輔的位子不放手。為此高拱在年齡上就比張居正吃虧。第二,張居正的主張比較穩健,沒有高拱的主張那麼激烈。朝廷需要慢慢的轉換,而不是大刀闊斧的改革。一些人一些事涉及到各方面的勢力,不可能一下子辦好。張居正的主張是一步一步的來,而不是像高拱說的一步到位。光是在主張上,皇室和各方勢力都站在張居正這一邊。第三,張居正為了**瀟灑,又是大地主家出身,不想高拱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出身。從本質上來說大家也看好有身份有地位的張居正,不喜歡窮酸又有點仇富的高拱。第四,張居正為人比較穩重,不會輕易發火。不像高拱這個老頭子,動不動就發脾氣罵人。高拱仗著他曾經是隆慶皇帝的老師,仗著他的年紀和地位,經常訓兒子一樣罵人,就連隆慶皇帝的面子也不給。面對著這個壞脾氣的高拱,大家寧願選擇溫和的張居正。就算大家都看好張居正,就算隆慶皇帝已經確定了內閣大臣中的排名,但是高拱的勢力依然不可小看。高拱多年來了經營,再加上他名義上是內閣首輔,也就是百官之首,所以張居正不敢真的正面和高拱鬧翻。他在錦衣衛內部有勢力有可能,這一點一點也不稀奇。譚綸作為高拱的得意弟子,新黨最看好的未來領導人,他們對譚綸的好友秦泰有所照顧是很應該的事情。難道他們真的是高拱的人,高拱也開始關注這筆寶藏了?
第二,這群早一步來到這裡的錦衣衛真的有可能是錦衣衛中的幫閒,而且是沒有訓練好的新人。這些人不但沒有軍人的樣子,而且欺善怕惡,簡直就是一群地痞**。錦衣衛怎麼說也是軍隊出身,絕對不可能訓練出這種士兵。看來這些人真的是臨時湊起來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