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部分

,這叫做“上差”,主要是督辦地方辦某一專門事件或者工程、案件的。要是奉旨出京的話,這就是欽差大臣,見官大三級,可就威風了。一般來說欽差大臣除了辦自己的差事之外,還有代表皇帝巡視地方的權力,可以對違法違紀的地反官員有處置的許可權。這種欽差大臣不但聲勢浩大,而且威風凌凌,出行的隊伍一定會舉著“代天巡狩”的欽差專用旗牌。

為了彰顯京官的威嚴,也為了區分官員的品級和權力,出行隊伍的人數和排場有很大的區別。再加上官員本身的專用衛隊和排場,這就能夠很清楚的區分誰是誰了。按照官場規矩,小官的隊伍要避讓大官的隊伍,不然的話就是僭越,就會被申斥或者罷官。同行的話小官的隊伍要在大官的後面,要是好幾個官員一起同行的話,就要按照品級和職務論資排輩出行。要是對面撞上的話,小官的隊伍要偃旗息鼓,在邊上避讓大官的隊伍,等大官的隊伍完全過去了,才可以繼續前進。還有在大明官員之中有相當嚴重的“文貴武賤”的慣例。也就是說文官比同一級別的武官無論是地位還是許可權都要高出不少。到了秦泰的時代,文官要比武官高出至少兩級,甚至於三級。意思是說一個五品文官也就是一個知府一級的官員,他的許可權和可呼叫的資源,相當於一個正四品的守備武官,甚至於相當從三品加遊擊將軍銜的指揮使武將。

原因是什麼呢?第一皇帝猜忌武將,不願意看見武將權力過大。第二這些年雖然邊關戰事不斷,但是沒有大規模的戰亂,所以換算是太平盛世。在太平盛世,武將當然沒有文官吃香了。第三在大明文人們不但權力慾|望打,而且善於組建各自的利益集團,排除不是自己人的集團。文官雖然內鬥不斷,但是絕對不允許武將出頭。第四武官畢竟是行伍出身,打仗拼命在行,陰謀詭計是外行,所以武官不是文官的對手。

明洪武年間的時候除了皇帝代表的皇室之外,還有三大勢力存在。第一就是武將組成的開國元勳功臣集團;第二是文人組成計程車族集團;第三就是內宮太監和皇親國戚組成的外戚集團。但是經過洪武皇帝朱元璋清除異己之後,勢力最為強大的功臣集團走向了衰弱。建文帝朱允和他叔叔明成祖朱棣的戰鬥,更加激化了三股勢力的鬥爭。之後功臣集團的勢力幾乎喪失殆盡,數十個開國功臣及其後人組建的集團,幾乎土崩瓦解。功臣們死的死,走的走,剩下的已經起不了什麼作用。功臣集團就這麼降級為武將集團,不但手中的許可權少了絕大多數,就連在朝堂上的話語權也沒有了。他們淪落為皇室和權臣的走狗和工具,很難有機會出人頭地。士族集團也被削弱,不是因為站錯隊伍被殺了,就是被皇室利用,徹底淪落為對方的工具。但是皇家需要這些文官幫助朝廷治理地方事務,所以並沒有趕盡殺絕,這才給了這些士族集團死灰復燃的機會。外戚集團本來影響受到最小,但是由於太監的出賣,權力幾乎給當時的皇帝收了回去。從此原來在外戚手裡的權力表面上收歸皇帝所有,其實一直在太監們手裡。經過這幾次洗牌之後,朝廷的權力有了很大的變化。文官為代表計程車族集團幾乎掌控地方五成左右的資源,就是在中央也有近三成的資源。武將集團就連一成的資源也沒有,幾乎沒有了話語權和爭辯的實力。皇帝為代表的皇室宗親權力最大,幾乎可以左右朝局。但是皇帝手裡的權力實際上並不多,大多數的權利和資源都在太監集團手裡。表面上他們是皇帝的奴才,代表皇帝管理著這些資源和權力,其實就連皇帝本人也不能剝奪太監手裡的許可權。只不過太監集團要依附在皇帝為代表的皇室上,所以太監集團的老大,也就是司禮監掌印太監需要皇帝親自任免。這樣一來太監集團和皇帝為代表的皇室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相互制約有相互依靠。

因為太監和皇帝相互支援,所以一般情況下文官為代表計程車族集團比不過他們。為了制衡對方,也為了自己手裡的權力不再消減。士族集團首先向武將集團示好,並向武將集團說明利害關係,得到武將集團的支援。從而可以和對方分庭抗禮,起碼不會太吃虧。

說服武將集團的理由很簡單,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是朝廷的臣工。對於朝廷來說,雖然拍板的是皇帝一個人,但是早在秦始皇建立帝國的時候起,就有了“君王和臣工共治天下”的大原則。要是皇帝手裡的許可權過大的話,臣工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相對的臣工們手裡的權力過大的話,就會出現權臣,“狹天子而令諸侯”的事情就會重演,更可能會出現改朝換代的局面。雖然太監們不是皇室,更不是皇帝,但是他們和臣工們不一樣,他們是皇帝的奴才。為了不讓太監們權力過大,為了制衡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