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8部分

按照等級不同,分為鎮守使、宣撫使、安撫使。鎮守使級別最高,幾乎和總督差不多大,就是監督地方封疆大吏的太監;宣撫使和地方布政使、按察使、道臺平級,監督地方有司衙門的言行;安撫使和地方州府長官平級,就近監督地方一級官員的。

總的一句話,如今的朝廷名義上是皇帝和內閣閣員當家做主,其實上是是士族集團和太監集團的天下。文官是士族集團的代表,內閣首輔又是百官之首,所以內閣閣員特別是內閣首輔代表著士族集團和武將集團。他們的對手是太監集團,為首的就是有“老祖宗”之稱號的大內總管,也就是官名為大明內廷司禮監掌印太監的那一個人。也可以這麼說只要內閣首輔和司禮監掌印太監兩個人意見統一了,這件事情就板上釘釘了。要是由分歧的話,就要看雙方誰願意出血,另一方做出讓步。不然的話只好這麼僵持下去,什麼事情也辦不了。

第十二回 天家有喜十二

秦泰也算是官場中人,所以知道其中的內情,但是他對現在的現狀沒有一點辦法。不過他可以分析出一些細節問題,例如迎面過來的官員是什麼級別的官員,他是來幹什麼的。

按照大明開國皇帝洪武爺朱元璋的規定,文官出行要鳴鑼開道,武將要放炮出行。朝廷七品官員,也就是老百姓俗稱的縣官大老爺知縣大人一級的官員,有四個衙役扛著旗牌出行,前呼後擁,但是不能有士兵護衛。五品以上的知府出行,可以有隨從和士兵護衛。所用的銅鑼是特製的,兩個衙役抬著銅鑼,一個衙役敲鑼。每兩百步為一個單位,敲響一次銅鑼。一般來說七品知縣一個單位敲鑼五下,敲完之後旗牌手高喊一聲“大老爺出巡了。”知府一級的官員,每個單位敲鑼七下,道臺一級的官員,每個單位敲鑼九下,布政使、按察使出行,每個單位敲鑼十一下。巡撫一級的官員出行,每個單位敲鑼十三下,這也是最高階別的。在洪武爺朱元璋的時候,地方最高長官是布政使,沒有設立總督和巡撫,只有欽差大臣出巡才能享受這種特權。後來在地方設定了地方長官巡撫,巡撫之上還有總督,但是他們只能和欽差大臣一樣,享受這一級別的待遇。不過為了區分,還是有細節上的區別。巡撫的隊伍,敲鑼人敲完之後,大家齊聲喊“大人出巡嘍。”;總督出巡的話,敲完鑼大家一起喊“大人巡視地方嘍”;欽差大臣出行的話,敲完鑼鼓大家齊聲喊道“代天巡狩嘍。”

欽差大臣巡視地方,還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出行隊伍的人員安排與眾不同。一般來說,大人物出行的話,最前面是“開道先鋒”,他們的任務是驅趕人群和防止意外發生。隨後是旗牌官帶領的旌旗隊和旗牌隊,彰顯欽差大臣的威嚴和來歷。敲銅鑼的人和抬銅鑼的人也在裡面,他們的任務就是敲銅鑼。之後就是護衛隊,保護欽差大臣的安全。他們把欽差大臣包圍的嚴嚴實實的,任何人不得靠近和接近欽差大臣。最中間的是欽差大臣所用的官轎,一般有十六個轎伕抬著走,為了表示欽差大臣的與眾不同。要知道就算內閣閣員,出行的話也不能超過八人抬的八臺大轎,也很自由皇室成員或者欽差大臣才能享用這種待遇。護衛隊之後就是隨從隊,他們是欽差大臣的親信,隨時聽從欽差大臣的吩咐。隨從隊之後就是騎兵護衛隊,他們的作用就是應付突發狀況,還有就是必要時掩護欽差大臣突圍。欽差大臣也有區別,要是級別低的欽差大臣,不能使用傘蓋和大漢將軍。這個“大漢將軍”不是真正的將軍,而是指穿著金盔金甲的護衛。在皇宮大殿內外,就是由他們拱衛皇家安寧的。大漢將軍彰顯著皇家的氣派和莊嚴,猶如真正的天兵天將一樣。只有上級別的欽差大臣和皇室成員身邊才會有大漢將軍隨行,他們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權。老百姓有一句老話,叫“皇帝老倌身邊有五人,一個武將當打手、一個文官當賬房、一個太監當奴才、一個宮女當丫鬟,還有一個皇妃當墊背。”這個“武將”就是指大漢將軍,不但可以當打手,而且可以當擺設用。欽差大臣要是肩負巡視地方,代皇帝查察民情的話,為了方便起見,皇帝會賞賜尚方寶劍或者金牌給這個欽差大臣。代表欽差大臣有權利處置地方任何一級的官員,因為他代表了皇帝本人。金牌之上也會刻有“如朕躬親”或者“如朕親臨”等字,代表至高無上的權力。

秦泰所看見的這支隊伍,人數不多而且沒有大批士兵護衛,可見這個官員不是什麼大官。就算是欽差大臣的話,也是一些沒有太大權力的欽差大臣,應該不能插手選秀這種大事情。秦泰有點失望,正準備不露聲色地離開時,一邊的展小小發生了一聲奇怪的聲音。

展小小雖然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