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別人讚賞自己的兒子,心中自然高興。他立刻鬆了手,禁不住笑著說:“哪裡,哪裡。只要他不闖禍,平平安安的,我就心滿意足了。”
武翰闌向父親介紹道:“爹,這位是刑部的江總捕頭。”
“原來您就是江浩然江總捕頭。我最佩服您的武藝和為人。聞名不如見面,您果然是英姿勃發。”
“您過獎了,如果不是您的兒子救了我,您最佩服的人,就要栽到無名小輩的手裡了。”
“他救過您?他有這麼高的本事?”
“救人不是靠本事,靠心。當然,本事低了救的人就少。所以,我已決定將畢生所學全教給他,讓他救更多的人。”
武翰闌對父親說:“爹,我已經拜總捕頭為師了。”
江浩然馬上說:“事先沒和您商量,您不會怪我吧?”
“哪裡,哪裡。”武原志心想:你們這是先斬後奏,木已成舟,我還有迴轉的餘地嗎?我又打不過你江浩然。讓兒子回家的事恐怕也要泡湯了。不過,身邊有一個這麼厲害的人,我也不用那麼擔心了。
“你們倆父子,這是要去哪裡呀?”
“我們……”
“我們聚一聚。好久沒聚過了。”武原志搶著說。
“你們要去喝酒?”江浩然明知故問。
武原志老臉一紅,“不不不,我不喝酒的,就愛吃肉。”
“哦!”江浩然笑了笑,“我想和您商量一下,讓武翰闌在我身邊呆上幾年,我好把武藝全教給他。”
“可以,當然可以。”
“那好,就這麼說定了。再會!”
“再會,再會。”江浩然一離開,武原志就揪住兒子的耳朵,“你的膽子越來越大了哦!”
“爹,我都二十三了,您在街上揪我的耳朵,被人看見了會笑話我的。”
“你……”武原志把兒子的耳朵狠狠地捏了一下,鬆開了手。他嘆了口氣,又好像是舒了口氣。
(四)揚州江湖
武原志在臨安逗留數日,回到了揚州。他感覺揚州更有生氣。自古以來,揚州都是商賈雲集之地,到大宋徽宗年間,揚州繁華到了極點。這裡是華夏東部南北的樞紐,全國漕運最大的中轉地,更是各路商貨的集散地。這裡方圓十里商鋪不斷,在這大小商鋪之間夾雜著數不清的妓院、堵坊、當鋪、地下錢莊、地下鹽商。這些都是暴利行業,它們的老闆每天都能賺到大筆的銀子。但是,在二十五年前,這些老闆並不快樂,因為到手的銀子常常不翼而飛。自從徽宗父子兄弟當上皇帝以後,官府越來越無能,這無疑給了老闆們賺錢的機會,但也把機會給了那些貪得無厭的樑上君子。當時的商界領袖羅文請到了武原志,幫他成立了嵩華幫,並要求老闆們每年給嵩華幫交納歲銀,而嵩華幫則負責對付揚州的樑上君子。
嵩華幫這個名字是武原志所取。武原志本人是少林俗家弟子,二十歲時被“父病危”這三個字騙回家,和一名二品大員的女兒成了親。這位二品大員因得罪高太尉,被判棄市,家中男丁充軍,女子被賣入官家為奴。武原志父母與這二品大員有交情,知道其女聰慧過人,知書答禮且貌美如花,就花大價錢買了回來養在家中。武原志得了賢妻,就安安份份地呆在揚州了。後來,武原志在街上巧遇華山派弟子陳亦武,把他請回家做武師,教他華山派武功。三年後,陳亦武請辭,武原志不便相留,送了他一百兩銀子,便說:“陳兄弟日後如想終止漂泊生涯,就來揚州找我,我們共同開創事業。”陳亦武走後,武原志在他妻子的協助下,將少林與華山的武功融合,取長補短,自創一套刀法,取名“嵩華刀法”。此刀法勢沉而力穩,御氣而出,順氣而回,但求穩中求勝,很合儒家之道,有一定的威力。武原志利用此刀法成名揚州,聲名遠播。時逢揚州盜匪四起,官府又無能,嵩華幫就順理成章地經營起來了。
兩年後,陳亦武回來了,他蒙面和武原志較量,大戰一百回合,武原志始終勝不了他。此時因為盜匪還在揚州流串作案,武原志正感分身乏術,加上之前他對陳亦武的承諾,決定把陳亦武留在揚州。因他的武功不及陳亦武,決定讓陳亦武另立新幫,管理城西的盜匪之事。羅文也同意這麼做。於是陳亦武成了新幫嵩陽幫的幫主,他還娶了武原志妻子黃悅的丫環谷春梅為妻。兩家來往密切,兩幫也合作愉快。不久,揚州的盜匪就銷聲匿跡了,老闆們的生意也越做越紅火。
宋代的揚州城依山而建,城的東北部是山的一角。揚州百姓稱此山為後山,它連綿數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