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脾氣古怪不輕易施救,葉遷自願請命陪同前去,若是救得清王性命,立刻送他回清王府,榮王可趁機登上寶座;若是無法救治,那清王死在閼京城外,隨侍親衛不留活口,抓幾個強盜堵住悠悠之口,也與榮王無關。當時榮王皺著眉頭點頭應允,一方面派了自己親信護送,另一方面也悄悄命從小服侍左右的李公公監視葉遷,怕他倒戈隨清王而去。但是天緣谷確實非常人可進,谷主只允許清王和葉遷入內,一眾兩派親兵各自虎視眈眈,李公公心下焦急五內俱焚卻也無計可施,好在兩日之後清王便恢復神智,被谷主攆了出來,只是卻留葉遷在那裡多住了一日。
清王身體虛弱自是馬不停蹄回了自己的封地,厚帝薨,榮王順利登上大寶,立馬擢升葉遷。此後皇上雖多次想召天緣谷內人入太醫院,無奈召安不成,又遭葉遷阻止,便暫且壓下,不久傳來谷主在給人治療時遭毒藥反噬而死的訊息,葉遷還曾懷疑過是皇上所為,但是卻實實在在是冤枉了皇上。後來天緣谷雖未銷聲匿跡卻再無名醫,而且變得更加低調。近年來天緣谷新谷主宿廬漸漸被人稱為“在世華佗”,皇上派人打探,卻因她四處行醫常年不在谷中而未得到任何訊息。後來又得知她雖因醫術高明、百治百愈而被百姓稱為“在世華佗”,實則治療的都是百姓的小病小災,皇上便不再在意,尤其是清王亂之後,皇上幾乎已經將天緣谷忘記了。如今葉夕無意間提起“在世華佗”,皇上立刻想起了天緣谷卻實在是因為有一次葉遷說過:“若是醫術高明無人能及卻一人不救也不配稱為‘華佗’,宿廬谷主施恩百姓,便是醫術平平也配得上這‘在世華佗’的稱謂,而且疑難雜症多在民間,救的人多了,醫術也便高明瞭。”
時過境遷,天緣谷行事低調,和朝廷未有瓜葛,太后皇上也無太醫不可診治之病,因此皇上也輕易想不起它來。如今葉夕病得奇怪,太醫束手無策,想起葉遷說的“疑難雜症”來,皇上便覺得不妨一試,或許民間自有高手在吧。
也是葉夕命不該絕,行蹤不定的宿廬谷主恰巧在谷內,她雖不好相與,但是聽聞皇上召見便也收拾了藥箱帶著一小廝星夜趕來。
作者有話要說:
☆、29
29
宿廬谷主年紀三十開外,容貌雖是上乘,打扮卻極為樸素,她身後的小廝長相普通卻體格高壯,顯然是攀壁採藥的能手。宿廬谷主向皇上請了安便不再羅嗦,仔細檢視葉夕上下,然後對皇上道:“此病雖怪,卻不難醫治。”說著從懷中掏出一粒藥丸來塞葉夕口中,藥丸入口即化,不出半刻鐘,葉夕臉上紅暈漸漸消失,體溫慢慢恢復了正常。葉夕雖然仍舊無力,卻也不再嘔吐,睜開眼對皇上微微笑了一下。皇上頓時龍心大悅,拉著他的手問他感覺如何。
宿廬谷主不緊不慢道:“龍陽君體質本就與常人有異,又吃了不該吃的東西后過度行了房事,不如此才奇怪。此時雖然醒來,卻仍未痊癒,需要清心靜養,草民在此陪護治療,請皇上別處休息吧。”
她話音剛落,一旁的成貴妃忙道:“皇上累了一天了,您看龍陽君一臉愧疚,還請皇上別處休息,不要讓龍陽君為難吧。”
皇上一看,果然葉夕一臉歉意,便摸摸葉夕的頭髮道聲“好生休息,朕明日一早過來。”又吩咐給宿廬谷主和小廝安排住處,吩咐讓太子覲見,便讓成貴妃扶著自己走了。
皇上一走,眾太醫紛紛退出去,宿廬谷主揮退其他人,葉夕看一眼她身後的小廝,小廝便也識趣得退了出去。屋內只剩兩人,宿廬谷主突然一把擰住葉夕的耳朵罵道:“有出息了哈?!”
葉夕哀哀喚著疼,好不容易從她手中救出自己的耳朵來,然後抱住她的腰,撲到她懷來一臉委屈地拖著長音叫了聲:“乾孃~~”
看起來三十開外實則已過四十的宿廬谷主抱著葉夕臉上溢位笑容來,嗔道:“搞這一套,弄得自己全身虛軟,還要我跑這一趟,說,你有什麼目的?要是我不在谷裡呢?看你怎麼收場!”
葉夕把自己的臉從她懷中抽出來,笑道:“立秋已過,末伏將盡,乾孃怎麼會在這個關鍵時刻離開自己的寶貝琴藥呢?”
“就你鬼點子多!”笑罵他一句,宿廬谷主正色道:“跟你說過這招哀兵之策不可常用,你想把自己的身體搞垮嗎?到底是為了什麼要以這種方式見我?”
葉夕心中苦笑一下,若不是為了不讓文疏知道,他又何苦如此?探身臥榻裡面摸出一個小瓶來遞給她,葉夕笑道:“當然是有重要的事了。這裡面只有一粒藥和其他的藥不同,我相信要是乾孃的話一定能知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