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酒?
夢瑤眼睛一亮,記得當時和弟弟討論天花的時候,一時興起,查閱了不少資料,其中清代慵訥居士《咫聞錄》中的一則醫話讓他們感到新奇不已。
那則醫話記述了一位僕人在偶然的突想中,與“死者”對飲,盲目地灌酒,以新酒使其發痘,使一例痘瘡危重患兒起死回生。
當時他們還在笑談,如果董鄂妃身邊也有這樣一個敢於與她一醉方休的人,或許結局會改寫。
痘瘡,又稱痘毒,天瘡等,叫天花,只是因為感染之後,臉上會出現“麻子”,故稱為天花。
中醫認為,天花病是由於先稟胎毒與後感天行時毒而引發,其病程分發熱、見形、起脹、灌漿、收靨、脫痂六個階段。各階段又可因毒邪深淺和體質強弱,而出現不同的變化。
那則醫話中,以新酒發痘,促使痘瘡向愈,看似荒唐,卻有道理。患兒之所以染天花不久便昏死過去,是因其體弱,又感毒特重,致使正不敵邪,毒邪不能發越於外,反而內陷攻心。酒是中醫習用之藥,其味甘苦辛,性溫而有毒,功能通血脈,行藥勢,助陽發散,“殺百邪惡毒氣”。僕人將新酒灌於患兒,使患兒的正氣得助,內託痘毒外發,遂收起死回生之效。
那麼,大寶的情況是不是也跟那患兒類似呢?
到現在,她心中其實還有一個猜想——或許,這並非天花,而是水痘?
水痘的症狀與天花的症狀與機理極其相似,感染一次後將終身免疫,但一個是急性傳染,一個是烈性傳染;一個治癒率較大,一個無藥可治,只能聽天由命;一個發生在淺表,痘印有望恢復如初,一個在組織層或者面板深層,自愈後有毀容性痘疤。
不過在條件艱苦醫學落後的古代,應該還沒有具體學術研究和專業劃分。所以,一開始確認為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