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來朝廷效力了。
那樣一來,這天下豈非會越來越亂?
她當然不曉得,劉軒根本不介意名聲什麼的,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他還巴不得把名聲搞臭一些。
只有這樣才能將那些不老實的傢伙引出來,最後再一網打盡,眼下這些流言不但無所謂,反而還幫了他一把。
至於朝廷的運轉?劉軒相信只要繼續下去的話,朝廷的諸多事項一樣會正常運轉下去,而目前朝廷中的人才已經足夠自己呼叫了——而隨著朝廷的勢力慢慢恢復,那些真正的有才之人不會看不出來局勢,等到了那個時候,自己還用擔心人才?
“無礙,一群跳樑小醜罷了。”
雖然開導了一番,不過蔡琰的眉宇間多少還是帶著些憂愁,晚飯吃的也並不多,但是這種事情也沒法立刻證明,劉軒只能先將其放到一旁去。
不過說起人才,劉軒想起自己讓盧植給劉備去了一封信,同時還有自己下的一封詔令,也不曉得如今怎麼樣了。
這段日子,因為虎牢關被攻破,長安這邊可以更快捷的收到關東聯軍那邊的訊息了,眼下關東聯軍圍在雒陽城外,正和城內的一些董卓殘餘勢力較勁,不過據說雒陽內部並不穩定,甚至有自己亂起來的徵兆。
除此之外,虎牢關破了之後,張濟帶著一部兵馬南下衝向荊州,眼下在哪卻不清楚,劉軒暗中猜測:這貨不會又跑宛城去了吧?
不過張濟的事情和他關係不大,就算張濟真的在宛城站穩了腳跟,劉軒現在也沒功夫去收拾他,不過張濟若取宛城,必然和劉表衝突,也許可以派使者往劉表處,讓劉表和張濟先打上一陣?
說起劉表,前些日子終於收到了這位新任荊州牧的書信,據說其上任後重用當地賢才,藉著當地大族的力量將當地匪患肅清,眼下正著手恢復民生。
這麼瞧來,這劉表也的確有幾分能耐,不過想起他隨後幾年也不知道是在荊州住的太安逸還是如何,一下就沒了上進心——但劉軒就喜歡這樣的宗親,有能力而且野心有限,看來劉表那邊有可能不用浪費兵力就重歸朝廷治下。
麻煩的是荊州士族勢力依舊盤根錯節,掌控了當地許多事情,不能一一拔出,著實可惜了些。
這一點,從劉表到荊州赴任,竟然被逼得無法帶半個隨從入荊州就可以得知——上官到任,荊州士族居然無一人前往接應?若說他們沒有這個能力也不對,沒看劉表表態重用當地大族後,立刻就把所謂的匪寇給殺了個一乾二淨麼?
往難聽了說,這群傢伙根本就是故意給劉表下馬威,若你不用我,你這個荊州牧也就別當了,也許某一天就被賊寇剁了腦袋。
你用我,我們就讓你在這個位置上坐的安安穩穩的,不過大事小事你得問問我們的意見,同時絕對不能影響我們這些人在荊州本地的利益……
經過劉表這事情,劉軒對於這些門閥大族愈發的厭惡了起來,不過一網打盡也不行,劉軒還是得繼續奉行打一派拉一派的方法。
其中荊家和蔡家似乎沒有什麼出sè的人才,倒是黃家,本身是荊州望族不說,其中也有幾個值得劉軒拉攏的人才——倒是那龐氏,儼然有點雞肋的意思。
至於劉軒想要重用黃家,還是因為劉表上了一道表:因平亂有功,上表替黃忠黃漢升請功,並替其討中郎將一職。
中郎將在這時候還是相當高的武職,在將軍名號沒有氾濫之前,中郎將是真正的實權派,這點從當初黃巾之亂時,朱儁和皇甫嵩也不過是中郎將,卻統領大軍就可以得知。
劉表雖然是州牧,但是這種重要的武職要任命與否還是得請示朝廷,本來這事情也不必請皇帝親自決斷,不過劉軒在意的是表上的黃忠此人,所以就將這表壓住,暫時不做回應——皇上都不回應,大臣也不會說什麼,何況黃忠也不在長安中,一個外地將領,他們也沒太過放在心中。
也就是宗正劉艾時時來提醒劉軒一句:“劉荊州任一中郎將之銜還上表諮詢,可見對朝廷極為忠心,此等忠臣又是漢室宗親,絕不能寒了其心。陛下無論準還是不準,須得早做回應才是。”
這番話無非就是提醒,劉表都已經是州牧了,還和朝廷請示,可見劉表還是向著朝廷的。若朝廷對其不看重,最後逼得劉表心生怨氣,那荊州可就徹底的和朝廷說拜拜了。
劉軒雖然不是全部認可,但是這番話也是好的建議,他劉軒畢竟不是個昏君,好話還是壞話還是能夠分出來的,所以中郎將一職雖然還沒許下,但卻已經回了書信——朝廷各部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