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準備回他話呢,突然間旁邊傳來一陣悅耳激昂的音樂聲,正是張國榮為亞視引進的《西遊記》演唱的粵語版的主題曲《孫悟空》。
“廣告時間結束,第二集要開始了!”
不用鄭丹瑞提醒,林孝智也知道第二集開始了。總檯室是亞視的技術統計跟後臺節目策劃總辦公大廳,也擁有同步節目播放的電視機以觀察看。他的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那已經開始播放第二集的《西遊記》,突然開口道:“讓技術那邊盯緊了,開始五分鐘之內給我一份最新的收視率統計資料!”
“我這就去安排!”鄭丹瑞叫來了一個技術人員耳語起來。
林孝智這才回過頭來,看向蕭笙問道:“我記得之前翻譯完後,內部有舉行過試看,蕭總監對這部電視劇怎麼看?”
“說來慚愧,我之前是十分瞧不起大陸電視人,總覺得他們除了能拍拍軍事戰爭片跟歌功頌德的偉人劇外,根本不會弄什麼電視劇。這《西遊記》倒是給我上了一堂課,大陸還是有好的演員跟電視劇製作人的!”
能讓他這位心高氣傲的香港本土電視人說出這樣的話來,可見《西遊記》給他帶來的震撼了,直接讓他對整個大陸電視界的看法有了明顯改變。
在香港,《西遊記》其實一直是個讓電視跟電影人感到棘手的雞肋存在。想拍又不敢拍,因為過去的歷史跟嘗試都證明了,這是一個雖然大眾知名度極高但卻很難拍好的題材。
香港自電視臺出現已有幾十年,因為拍攝難度不低,tvb、亞視跟已經成為歷史的佳藝電視三家電視臺從未拍攝過電視劇版的《西遊記》。
但這不代表香港就從未出現過有關於它的作品,恰恰相反的,香港電影人就曾多次試圖將這個中國古來最著名的神話小說題材搬上了銀幕,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六七十年代邵氏投資拍攝的《西遊記》、《鐵扇公主》、《盤絲洞》、《女兒國》、《紅孩兒》五部曲。說來也巧,這幾部電影中扮演唐僧的人正是曾跟林孝智合作過的香港最著名的風月片大導演……何藩。
儘管在香港誕生了多部《西遊記》系列的電影,但票房實話說除了鄭佩佩出演的《鐵扇公主》跟另一部《女兒國》勉強還算出彩外,其他數十部票房跟口碑都一般般,香港電影人的浮躁、功利以及對新技術的排斥,別說讓《西遊記》中出現一些視覺享受了,頻繁出現的奇葩設定更是連觀眾都難以接受。
港人喜歡在電視、電影中大玩三角戀情,經常能夠看到男一號、男二號甚至男三號同時喜歡上女一號之類的狗血設定。他們連《西遊記》也沒有放過,在過去曾拍攝過的老版電影中,孫悟空被設定成跟嫂子鐵扇公主有曖昧,孫悟空不耍棒子玩刀劍、豬八戒瘦地跟猴一樣甚至乾脆只帶個豬臉面具、唐三藏跟觀音菩薩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等等。
這些奇葩跟功利的設定,加上技術也拍不出《西遊記》中的那種神仙、妖魔鬥法的特效來,導致香港始終沒能拍攝出一部能夠完美詮釋《西遊記》的經典作品來。
去年大導演張徹也免不了俗,似乎想要嘗試一下自己的導演功力有多深厚,結果拉了一些投資跟大陸合拍了一部《西行平妖》,弄出了一個渾身不長毛的孫悟空也就算了,簡陋的道具跟渣特效、還有各種奇葩設定更是毒死了香港影評界,聽說連大陸那邊的合拍方都有意見。這部電影最終準備發行時因口碑太差先後被多家大型院線拒絕排片,最終只能在銀都跟一些私人影院裡放幾天,票房更是讓張徹羞愧的打算徹底退出電影圈不再拍電影了。
想來也是,一部電影才八萬多港幣的本埠票房,即使是放在六十年代都是撲街地不能再撲街,更何況最近幾年香港衡量賣座大片的標準赫然已經提到了兩三千萬以上。
遍數香港版的《西遊記》諸電影,還真沒有一部電影能說拍出了《西遊記》的幾分神韻來。似是《西遊記》這類的神話玄幻型別的作品在香港很有市場,不止老人喜歡看、孩子也是一樣。
所以不難想象,像86版《西遊記》這樣大陸精心拍攝的作品,登陸香港後會產生怎樣的效果,這也是他緣何會把亞視改組後播放的首部引入電視劇的重任交給它的原因。
能讓蕭笙如此改觀,他自然是心中歡喜。畢竟日後亞視可是準備密切跟大陸之前的合作,少不了要跟那邊的同行打交道,自己這邊若是一個個高鼻子高眼的始終一幅瞧不起人的模樣,再好脾氣的人也情願跟他們合作。
正要開口說話呢,突然間就聽蕭笙口風一轉,說道:“不過林生,我聽說你準備讓亞視從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