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果然香火漸盛、詣客不絕,恢復了舊觀。

誓死不“偷”

有位老先生為人徵婚,並致賀詞,但賀詞的稿於是別人捉刀的。

老先生扶著眼鏡,一個字、一個字地念,眼看到了結尾,老先生特別提高嗓門:“祝你們白頭偕老,誓死不偷!”

全場賓客譁然,機警的司儀趕快趨前湊到老先生耳邊,“您講錯了,是誓死不‘渝’!”

老先生頭一場,沒好氣地大聲說:

“這年頭不渝管什麼用,只要不偷就成了!”

眾口鑠金

當我初到美國時因為住在新澤西,每次來往曼哈頓總要搭一個小時的巴士。那巴士上的乘客,由於大多數都是每天同一時間搭乘,彼此知之甚詳,簡直親如家人,跟司機更是稱兄道弟,不但一路上話家常,而且向司機奉煙。

“前面牌子寫著法律規定不準抽菸。不準與司機交談,為什麼你們都不遵守?”某日,一位坐在後面,想必是初次搭車的年輕人,大聲的抗議。

全車的人都愕然了,井同時轉過臉盯著他看,空氣凝固了一下子。

“因為他是司機,路平而且直,如果不跟他說話,容易打瞌睡。”終於有人開口,並引起一連串的附和:

“因為他開車,需要提神,所以能夠抽菸。”

“這是為了我們大家的安全,如果你看不慣,以後最好不要搭這班車。”

青年人沉默了、瑟縮了,退怯的眼神移轉向窗外。

車子裡恢復了乘客與司機的高談闊論,又有人奉上香菸。

疼痛

當我們還是幼兒的時候,對疼痛非常敏感,輕輕跌一跤,就會忍不住地哭叫,但是隻要父母的幾聲安慰和愛撫,就好了。即使真受傷,也因為年紀小,很快就能痊癒。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各方面都變得遲鈍,有時不經意間覺得某處疼痛,細細檢視才發現撞得青紫了一塊,但何時受傷,卻完全沒有印象。而且由於年紀大,常要好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人就是如此,當我們幼年時,受不了些許傷害,但是來得疾,也去得快,彷彿極重的傷害,一下子就能消失。而當我們年長,對什麼都變得遲鈍,雖是那不經意間給予我們的打擊,卻要許久才能康復,且依然在天陰雨溼或夜闌人靜的時刻,帶給我們身體與心靈上的隱隱作痛。

新人新政

自從張組長調升副理,小李接掌他的職務以後,不過一個禮拜,就把辦公室弄得令人耳目一新。同仁們的座位全部重新排過,騰出了許多原來浪費的空間;主任的桌椅也從雄踞一角,變為講人群眾、給人一種更親切的感覺:公文的處理程式更做了調整和簡化。只是小李的新人新政卻推行得並不順利,尤其是副理,表現上雖然讚賞,背後地裡卻扯後腿,搞得小李焦頭爛額,徒有一番理想,卻施展不開。

事情多麼奇妙,自從月初小李請副理到辦公室來指導,重新排過座位之後,雖然只經副理指點,稍稍改了兩個桌椅的位置,辦公室卻順利多了。果真如小李所說,張副理懂得風水?

還有那公文的處理程式。據小李在開會時說,似乎也再請示的副理,小李口口聲聲說那是副理過去任組長兩年經驗所做的改動,其實天知道:根本就是小李的新方法,怎麼會與副理扯上關係呢?

只是令人不解,現在小李辦事真是順極了,他的新計劃,有九成獲得總經理的透過。據說都是由副理敲的邊鼓呢!

幾乎在任何團體,我們都會發現同一職位的前後任,經常處得不好,甚至原先是朋友,由於一人接另一人之事,也漸成仇敵,原因很簡單:後任者為了表現自己的魄力,往往大力興革,結果新政固然可能較前為佳,上一任卻總是不幫忙,甚至扯後腿,因為他的後一任把事情辦成,顯示了自己當年的無能。

小李初期遭遇阻力的原因就是如此,幸虧他後來能想通做人的基本原則,也就是:

在展示這一代的能力和抱負時,不去否定上一代的成就。

“遲”這個字真是耐人尋味,“遲到”的遲是晚;“遲緩”的遲是慢;“遲鈍”的遲是拙;“遲疑”的遲是猶豫:“遲明”的遲是接近。

遲有時是那麼優雅,像是“姍姍其來遲”;遲有時是那麼威嚴,譬如“無體之禮,威儀遲遲”;遲有時又是那麼蘊藉,好比經中的”春日遲遲”;而遲卻又常變得那麼令人沮喪,尤其是當我們發覺“今生已遲”。

“在兒童時代,我們最常用這個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