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鎮洞法寶盡數付與你,切不可忘記我對你說的話,一定要保周伐紂。”
殷洪一聽,原來是顧慮此事,笑道:“弟子若無老師救上高山。早已死去多時,哪裡還有今日,弟子怎麼敢違背師言而忘卻之理。”
赤精子滿意地點點頭,隨後一轉道:“從來人面是心非,如何保得到底,你還是對我發個誓來。”
殷洪滿不在乎,隨口應道:“弟子若有他意,四肢俱成飛灰。”
赤精子心中滿意,吩咐道:“出口有願,冥冥之中,天道必究,你去罷。”
且說殷洪離了洞府,借土遁望西歧而來。正是:神仙道術非凡術,日08姍旬書曬譏口齊餘殷洪駕土遁正行,不覺落將下來,一座古古怪怪高山,好凶險。
有詩為證:“頂數松拍接雲青。石壁荊棟掛野;高丈崔危峰嶺峻,千層峭險壑崖深。蒼苔碧鮮鋪陰石,古栓高楓結大林;林深處處聽幽烏,石磊層層見虎行。
潤內水流如瀉玉,路旁花落似堆金;山勢險惡離移步,十步全無半步平。狐狸糜鹿成雙走,野獸玄猿作對吟;黃梅熟杏真堪食,野草閒花不識名。”
話說殷洪走罷讓。景,只見茂林中一聲辭響;就見有一人,面加亮漆。海下紅髯,兩黃眉,眼如金,皂袍烏馬,穿一付金鎖甲,用兩條銀裝銅,滾上山來,大叱一聲,如同雷鳴,問曰:“你是哪裡道童,敢探我家巢穴。”
劈頭就打一銅,殷洪忙祭起水火鋒急架忙迎,步馬交還,山下又有一人,大呼道:“兄長我來了!”
那人戴虎磕腦,面如赤棗,海下長鬚,用駐龍,騎黃膘馬,也來戰殷洪。
殷洪怎敵得過二人,心下暗思,老師曾說這陰陽鏡,按人生死,今日試他一試。
陰陽鏡妝若銅鏡,照在人身上可定生死,有陰陽兩面,陰面為白,陽面為紅,白的一晃是死路。紅的一晃是生門。
殷洪把陰陽鏡,拿在手中,把一邊白的,對著二人一晃;一道浩大白光照耀,二人坐不住鞍驕,撞下塵埃,殷洪大喜。
只見山下又有二人上山來,更是兇惡,一人面如黃金,短髮虯鬚,穿大紅披銀甲,坐白馬,用大刀。其是勇猛。
殷洪心下膽怯,連忙把鏡子對他一晃,那人又跌下鞍橋。
後面一人見殷洪這等道術,知道遇到了精通仙法之人,不能力敵,連忙滾鞍下馬,跪而告饒道:“望仙長大發慈悲,赦免他等三人罪憩。”
殷洪見到,卻是搖搖頭道:“我不是仙長,而是紂王殿下殷洪。”
那人聽了,連忙。頭在地:小人不知千歲駕臨,我兄長也不知情。萬望恕饒。”
殷洪聞言,當即將那陰陽鏡半邊紅的,對三人一晃,紅豔豔光華綻放。三人慢悠悠醒來。
恢復心智,立馬躍身而起,大叫道:“好個妖道,敢如此欺侮我等?”
傍立一人大呼道:“長兄不可造次,此乃是殷殿下也。”
三人聽罷,面面相覷,手腳不滿,連忙倒身下拜,口稱:“千歲。”
殷洪欺喜,問道:“請問四位高姓大名?”
內一人拱手回答道:“某等在此二龍山黃峰嶺,嘯聚綠林,末將姓龐名弘,此人姓劉名甫,此人姓芶名章,此人姓畢名環。”
殷洪卻自思自己毫無根基,這四人一看就是雄才大略之人,想要收為己用,於是問道:“我看你四人一表非俗,真是當世英雄,何不隨我往西歧去助武王伐紂,到是建功立業。封妻廕子,好過在此名聲不顯,使祖宗蒙羞。”
劉甫卻是大為不解,問道:“殿下!你是成湯苗裔,為什麼不佐紂王而助周武?”
殷洪卻是恨道:“紂王雖是吾父,奈何他滅絕彝倫,有失君道,為天下所共棄,所以我順天而行,不敢違逆。你這山塞如今有多少人馬?”
龐弘性急口快道:“此山有三千人馬。”殷洪暗暗點頭,大有可為。言道:“既是如此,你們同我往西歧,不失人臣之位。
四人相視一眼,盡皆欣喜,口頭拜倒:“若蒙千歲提攜,乃是貴人所照,敢不如命。”
四將於是將:千人馬,改作官兵。打著西歧號色,放火燒了山塞,離了高山。
正是殷洪下山收的四將,殷洪日後為五穀星辰,四將為雷部二十四員催雲助雨護法天君。
話說人馬非止一日,行在中途,忽見一道人,跨黑豹而來。
少時見一道者飄然而來,白麵長鬚,上帳見殷洪打個稽首,殷洪亦以師禮而待。
殷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