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1部分

按照他原先最壞的打算,如果不能夠從葉景誠這裡獲得贊助,他只能夠選擇跟香港電臺合作,讓對方擁有金像獎的直播權,從而換來二十萬的贊助費。

但是二十萬根本沒辦法包辦整個頒獎禮,例如場地、佈置、嘉賓等等。

單是租借場地和進行佈置,這筆錢就要花去十之八、九,還是按精打細算來安排。問題是除了場地和佈置,嘉賓來了總需要有酒水招待吧?

不出錢找幾個記者來做槍手,又怎麼打響金像獎的名聲?如果他真的選擇和香港電臺合作,第一屆金像獎的簡陋程度可想而知。

而他選擇向葉景誠妥協,除了對方要成為協會主席這一點,對他來說比較刁難,其他方面完全的配合他。

油尖旺最旺的街道兼港島第一的戲院,一天的營業額少說都有好幾十萬,葉景誠一句話就借了出來。除了讓他免去鉅額的租借費用,一般人也不是說想租借就能夠租借到。

除了頒獎典禮的會場,葉景誠還額外贊助他二十萬。這筆錢絕對足夠用來佈置會場,至於頒獎禮上的嘉賓……

現在不用他親自去請,都有一大群人自願和爭取參加,原因正是受到會場的光環,大家都知道這家戲院是葉景誠名下。

哪怕葉景誠跟這個頒獎禮沒任何關係,但是在如此高檔的場所舉辦頒獎禮,足以證明金像獎的後臺有多硬。

有心想在電影圈中混出位的藝人,他們不需要真的登上頒獎禮的舞臺,只要能夠到場露一露臉已經滿足,至少可以得到一個出鏡的機會。

就連一些大型媒體的記者,知道頒獎禮的聲勢如此大,還不等陳柏生一個個邀請,他們已經一個個聞腥而來。

所以陳柏生原本準備用來請人造勢的花費,現在省下來不說,還從中收了不少紅包。都是一些身份不夠,卻又想參加頒獎禮的人悄悄塞給他的。

會場的人手也不需要陳柏生安排,全部都是戲院的工作人員,他只要負責驅使別人就行了。眼前的頒獎儀式會場,比他想象中還要有聲有色。

至於獎項方面,沒答應葉景誠之前。陳柏生想過如果實在不行,就先設最基本的五個獎項,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以及最佳男女主角。

至於其他的獎項,只能等金像獎團隊度過最難熬的難關再作打算。

而且不搞什麼初選、預選,直接公告最終的結果。但是這樣做的話,就很容易惹人詬病。因為你連評審資訊都沒有公開,又怎麼說自己是公平公正?

如今有了葉景誠的贊助,他完全可以放開手腳,在基礎上再加設四個獎項,包括:最佳新人獎、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以及最佳動作指導。

如果不是時間太過倉促,有足夠時間去統計和收集資料,他有想過至少湊夠十二個獎項。

不過為了更快打響金像獎的名聲,順便蹭一蹭暑假檔的熱度。他將原定計劃兩個月之後,才舉辦的金像獎頒獎禮,提早到今、明、後三天來進行。

眼見會場佈置得差不多,陳柏生將工作交給手下,自己則準備到大廳迎接來賓。

……

接下來的三天時間。

第一天的傍晚,金像獎舉行了歡迎暨入圍酒會,基本上有資格參加酒會的人,都沒有放棄這次拓展人脈的機會。

現場至少來了七、八百個嘉賓,如此大多聚集在一個宴會廳,可想而知現場有多熱鬧。

也幸好油麻地戲院的容量足夠大,換作稍微小一點的會場,絕對會擁擠到只剩個人頭,連過路都得讓人借一借才行。

第二天的下午,金像獎再次舉辦地毯酒會,這次邀請的嘉賓,只有透過初賽結果的相關人,以及十幾個各家媒體的記者或者是編輯。

饒是這樣,現場都有三、四百個嘉賓。比起第一天的入圍酒會,有幸透過初賽的人,都十分主動去找其他人攀談。

說不定在他們之中,很快會出下一個周閏發,甚至是葉景誠第二。如果事先交好對方,以後總能夠有個關照不是?

到了第三天的夜晚,金像獎總算迎來重頭戲。

有很多前兩天都沒有出現的大咖,紛紛來到頒獎禮的現場。諸如:許貫傑、許冠文、周閏發、城龍、洪金保等等。

就連五大電影公司的負責人,自己來不了都會派一個重量級的人來作見證。

邵氏影業派出邵一夫的枕邊人方怡華,嘉禾是大股東之一的何貫昌出席,安樂影院子承父業的江智文,銀都影業主要掌舵人袁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