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若有所思的輕輕敲了敲桌子。
沒過多久,內侍在殿外高聲道:“太孫殿下覲見——”
第六十四章 賣武求生
(寫在章首:強推了,我很欣喜,感謝大家的支援,說多了羅嗦,關於更新的問題,這裡交代一下,今日一更,但有6000字,按普遍的做法,6000字可以算三更了,但我還是一大章發出來,熟悉我的讀者朋友應該瞭解我的習慣,不是因為懶,而是故事情節到了這份上,強行分成兩個或三個章節,情節看起來就不流暢了,別說你們看了糾結,我自己都蛋疼,特此說明一下,以後循此例。注:別老盯著章節,或是一天幾更,看看字數吧。)
(再P再S:強推期間,收藏和推薦資料對我很重要,這直接決定作者碼字的動力,大家都捧個場,幫幫忙吧,在下先行謝過。)
***********************************
“皇祖父,孫兒給您上的奏本為何……”朱允炆一跨進殿門便急匆匆的開口。
朱元璋寵溺的看著他,抬手打斷了他的話,微微笑道:“孫兒,莫急莫燥,先坐下來喝口茶,再慢慢說。”
朱允炆神情頗有些委屈,低低的應了一聲,內侍宦官奉上茶水,朱允炆沒滋沒味的喝了一口。
朱元璋滿是歡喜的看著朱允炆,眼神漸漸迷離,從朱允炆身上,他彷彿看見他的長子,英年早逝的懿文太子朱標的影子,那個出生於亂世,自小從刀劍烽煙中長大,受盡諸多磨難苦楚的苦命兒子,可惜刀裡火裡滾過來了,仍是沒有福分繼承他的江山,終於一病而去。
朱允炆不但長得像他的父親懿文太子,連脾氣性格都像極了他,一樣的優柔寡斷,一樣的仁義寬厚,一樣的軟弱善良,絲毫沒有為君者應有的霸氣和城府。
這也是朱元璋最為擔心的。
皇祖父年歲已高,臣子口稱“萬歲”,但他還沒糊塗到以為自己真的能萬歲,壽乃天定,他遲早是要死的,他死之後,這個性情軟弱的孫兒怎麼辦?他若駕馭不了滿朝文武,統治不了天下千萬子民,被人奪了江山怎麼辦?
朱元璋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只幹了兩件事,打江山與守江山,殺了無數人,做了無數為後人詬病的惡事,全都是為了這兩件事,為這座江山,他付出得太多太多了,他絕不容許別人搶走它,這天下是他朱元璋一刀一槍,血裡火裡拼了老命打下來的,此後百年千年,這座江山只能姓朱!
朱允炆乖巧的坐在朱元璋身旁,微微嘟著嘴,顯示他此刻心情很不好。
朱元璋瞧著孫兒委屈的神色,不由笑了。
“孫兒,為君者,須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定力和氣度,似你這般毛毛躁躁的,將來如何能當好統治臣民的皇帝?”朱元璋不急不徐的緩緩訓道。
朱允炆面色一肅,道:“皇祖父,孫兒知錯了。”
朱元璋笑道:“眼看要開春了,開春以後,戍守各地的諸王皆要進京來朝,你的那些皇叔們各守一方,聚一次也頗不容易,他們可都是為了你在守江山啊,我朱家子孫若世代都如這般各安本分,何愁我大明國祚不能延綿千年萬年?呵呵……”
朱元璋自信滿滿的笑,在這一點上,朱元璋與漢高祖劉邦的看法是一致的,秦之所以國祚短促,是因為秦皇不分封子弟戍守各方,從而導致一方變亂,天下皆反,他吸取了秦皇的教訓,他覺得只有將朱家子孫分封各地,才能保證這江山徹底姓朱,藩王之策是他此生為數不多的得意手筆。
朱允炆低頭不語,眼中卻迅速閃過一抹憂慮,這種憂慮他卻不敢直言,他知道皇祖父對執行藩王之策的決心是多麼的堅定。
“皇祖父,諸王皆要進京嗎?”朱允炆輕輕問道。
“不錯,包括你的皇四叔燕王,也要進京來朝,”朱元璋笑道:“朕的這些皇子之中,數你四叔燕王戍邊最為得力,多次出擊殘元,屢立戰功,為我大明北境之安虞出力不小,呵呵,他若不是皇子,亦可當得起一代名將了。”
“孫兒一定會好好款待各位皇叔的。”朱允炆不敢表露絲毫情緒,只是溫順的附和。
朱元璋瞧著孫兒一天天成熟的俊臉,一種由衷的喜愛之情佈滿滄桑的臉上。
“孫兒今日此來,可是為了你那為商人正名的奏本?”
朱允炆抬頭,見朱元璋滿臉慈笑,頓時委屈道:“皇祖父,孫兒難得為國事上一回奏本,您若不滿意,駁回便是,您若滿意,便下發通政使司頒行天下,何故只予‘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