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不迭的笑道:“哈哈,好,蕭愛卿心懷社稷,朕心甚慰,如此,朕便恩准……”
“慢著”一道怒喝打斷了朱允炆的話。
眾人愕然望去,卻見刑部尚書楊靖站出了朝班,他先狠狠瞪了蕭凡一眼,然後面朝朱允炆奏道:“陛下,軍制改革動搖國本,非同一般,怎可如此輕率決定?此事關乎大明江山社稷,不可不慎,望陛下三思……”
蕭凡情不自禁的重重嘆了口氣,又出來一個添堵的,早知道讓曹毅把他也綁了……
蕭凡滿心無奈,只得悶悶的道:“楊尚書……”
楊靖猛然回過頭,指著蕭凡怒聲道:“蕭凡本官行得正,站得直,一生做人為官清清白白,從未有過一絲汙點,不怕你陷害你那改革軍制之說純屬禍國誤君,本官身為大明臣子,絕不會眼睜睜讓你得逞”
“你清清白白?哼”
蕭凡氣得劍眉一豎,當即便從懷裡掏出那份沉甸甸的記錄著官員罪證的藍皮奏章,當著滿朝文武的面開始翻閱,翻得那叫一個仔細。
滿朝文武包括朱允炆在內,一個個睜大了眼睛,靜靜的看著蕭凡翻奏章,殿內一片寂靜,眾人的目光隨著蕭凡翻動奏章的手而移動。
楊靖則一臉怒氣的瞪著蕭凡,毫無半點心虛之色,臉上一片正義凜然。
莊嚴肅穆的金殿之上,出現瞭如此詭異莫名的一幕,一群大臣們眼巴巴的盯著蕭凡翻閱奏章,活像一群小鬼看著判官翻生死簿似的,表情分外糾結。
良久……
蕭凡翻到最後,忽然啪的一聲,狠狠把奏章合上,然後怪異的盯著楊靖,悠悠道:“楊尚書果然清清白白,簡直是變態啊……算了,你可以繼續反對了。”
說完蕭凡悻悻一拂袖子,退回了朝班。
群臣中間頓時一片此起彼伏的嗆咳聲……
蕭凡這畜生……
…………
…………
楊靖得意的一笑,挑釁似的瞪了蕭凡一眼,然後面朝朱允炆奏道:“陛下,軍制乃先帝所立之成法,先帝曾制《皇明祖訓》,曰成法不可改易一字,故臣以為,改革軍制乃違背先帝祖制,萬萬不可……”
“慢著”蕭凡再次站出了朝班。
楊靖氣得瞪圓了眼睛,跺腳氣道:“你這惡賊又想怎樣?”
蕭凡看了他一眼,朝朱允炆奏道:“陛下,改革軍制之說,在這朝堂上各說各有理,一時也辯不清楚,更難下個決議,臣提議,不如舉手表決吧?”
眾人一齊傻眼,這傢伙又出什麼怪招?
朱允炆瞪圓了眼睛,結巴道:“何……何謂舉手表決?”
“就是少數服從多數,今日參加朝會的大臣數百人,皆是有識飽學之士,如果大多數贊同改革軍制,說明這個提議是為多數大臣所接受的,多數人接受的提議,必然是行之有效的真理,若大多數人都反對,那麼軍制變法之議以後也不必再提了,陛下認為臣的建議如何?”
朱允炆沉吟道:“少數服從多數?這話倒也精妙,或許……可以試一試。”
立於殿中的楊靖聞言心頭一緊,急忙道:“陛下不可,蕭凡,你好卑鄙……”
話未說完,蕭凡已扭頭面朝殿中數百大臣大喝道:“今日吾皇變革軍制,欲行新法以強軍強國,此舉關乎大明百年社稷,非一人一言所能決,諸公若是贊同,麻煩把你們的右手高舉過頭頂……”
唰
除了少數幾個清流大臣和不偏不倚的朝廷中立派,其餘眾人盡皆高舉起右手,曹國公李景隆一邊舉手,一邊還朝蕭凡使勁擠了擠眼睛。
蕭凡暗暗鬆了口氣,幸好當初李景隆這步棋走對了,給自己爭取了大批功勳後人的支援,否則今日朝堂之上難免又會陷入一場混戰。
眼見朝堂上齊刷刷一片手臂林立高舉,朱允炆既覺新奇,又對蕭凡滿心敬佩,這傢伙的腦子……到底怎麼長的?
緩緩環視眾人,朱允炆忽然噗嗤一下笑出聲,接著趕緊擺出威嚴的模樣,沉聲道:“既然愛卿們大多數都贊同改革軍制,依朕看,今日朝會之議也不必再繼續了,朕這便下旨,交通政使司頒行天下,即日開始改革軍制,具體事宜交由蕭愛卿和兵部茹尚書署辦,具體條陳章程,兩位愛卿商議之後呈給朕御覽,各位愛卿當全力配合,不得怠慢,違者嚴懲不殆旨意佈告天下,鹹使聞之就這樣吧,退朝”
說完朱允炆便趕緊起身,身形一閃,便匆匆回華蓋殿了。
群臣面面相覷,表情一片迷茫,轟轟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