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那販煤的生意也越來越不好做,關鍵是被人家騙了一車煤之後,玉桂這邊始終緩不過神來,把本子根都搭進去了,深刻的教訓。但畢竟在外面也差不多晃盪了一兩年的時間,真正回來歇下來,老老實實待下來種莊稼,那也確實吃不消了,畢竟那心還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收回來的。
蔡書舟這邊也馬上就要開學了,要去學校補課,得提前準備好乾菜,這就是蔡書舟最擔心的。米嘛,家裡還是有的,關鍵是沒菜,玉桂原來本身就不會弄乾菜,而且也種得不多,那有多的拿去曬呢。再說他們兩個一直是從不做打算、做計劃過日子的,總是這樣拖拖拉拉的過著,直到眼前來了什麼事,再去想辦法臨時抱佛腳,養成了這種習慣,總是沒有一種安全感,讓孩子們從小就吃盡了苦頭。按理說,一個生活在鄉下農村的,不管怎麼說,沒菜吃,那是怎麼也說不過去的,可老蔡家就是這樣,常年沒菜、沒油,更別說用的錢了。這也許是兩個人的悲哀,玉桂要是碰上一個老老實實種莊稼的莊稼漢,或許那日子也會安穩的多,起碼沒有那麼多的想法,一心一意種田種地得了。那老蔡也是,他不胡思亂想,踏踏實實種他的一畝三分地,也不至於把心給搞野了,要去做什麼生意,把個家庭搞的一塌糊塗,苦了跟著他的幾個孩子。
36 初三的罰站
一個月的暑假很快就結束了,蔡書舟還是去了學校補課去了。家裡實在沒有乾菜,蔡書舟就只好到外婆那邊去拿菜了。畢竟最後一年了,再也不能為那些生活上的紛繁的小事給耗去很多精力,要安安心心、集中精力、聚精會神的拼搏一年了,是為自己,當然也是為了家人。
補課結束後就開學報名了,但六十元的學費還是沒有的,蔡書舟沒辦法,只好去跟那班主任老頭子說情,班主任畢竟是一直跟班上來的,對蔡書舟也是很器重,於是就寫個條子到學校總務處,這樣學費就欠了下來,但叮囑年底期末考試之前一定要還上來。蔡書舟當然是非常感激的答應著,全身心的投入到畢業班的學習中去了。
可能是班主任老師打了招呼吧,各個主課的老師好像一直對蔡書舟盯得非常的緊,要求也是格外的嚴格。可能是知道這小子老喜歡開小差,特別是初二開小差的那一段的經歷,讓班主任一直放心不下,特殊要求了。
這不,轉眼期中考試剛考過,蔡書舟已經被擠出前十名了,那個吳中舉和史訓勤也是剛好在八九十中徘徊,畢竟到了初三,留級生復讀生更多,競爭也更加激烈的。老師們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蔡書舟這下拉下來的還是物理課,語文有稍微有點小小的滑坡。
特別是語文老師,每天上早自習的時候,就盯著這三個新生背課文,當然主要是背文言文了的。有一回,一大早,老蔡便跑過來找蔡書舟,說是玉桂娘又不見了,非要蔡書舟請假去外婆家看看,看是不是到外婆那邊去了,蔡書舟沒辦法,就跟著老蔡走了,而當時那語文老師剛好去了趟廁所,沒碰到,回來的時候,正好是老師檢查背誦課文的時間,蔡書舟當然是背不上來了,語文老師是學校很有名的名師了,立刻就把蔡書舟帶到走廊上罰站,好像是大冬天的,蔡書舟穿著一雙破爛的泛白的解放鞋,前面破了兩個大洞,兩個大腳趾頭都露在外面,褲子屁股的地方也是破了個大洞,蔡書舟自己找了塊布勉強縫起來,語文老師看到這種情景,就更來氣了,狠狠的批評起來,
“看你這個樣子,家庭環境那麼差,還開小差,不用功,你對得起誰?”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誰也幫不了你,時間過得快的很,再過幾個月你們就要畢業了,考不上學校,你們這些年就白讀了”
“人窮志不窮,不要因為家庭困難就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家庭越困難,就應該越發奮,越用功,你看人家吳中舉,學習多勤奮,簡直不分白天黑夜,他家裡不也是很困難麼?”
。。。。。。
一連串的批評,讓蔡書舟感到無地自容,心中的委屈只好自己默默地忍受著,他都恨死自己的那個父親老蔡了,恨自己投錯了胎,怎麼會修到這樣的一個人家,也恨那個不踏實的玉桂娘,連起碼的吃穿都供應不上,而且還把個家庭弄得亂七八糟,但那又有什麼辦法呢,能讓自己讀書都不錯了,好多孩子連初中都沒讀,就出去幹活了。。。。。。
蔡書舟站在走廊外面,腦子裡可是一刻也沒停下來,一直在想著自己的身世,自己這些年的遭遇,“叮鈴鈴,叮鈴鈴”一陣急促的響鈴聲,早自習就這樣結束了,蔡書舟也就麻木的跟著大傢伙去操場吃飯的地方,史揚傑他們提著飯,過來安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