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形勢之下,李重進的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了。
不是說,李重進失去了權柄,而是說,對於李煜接下來的計劃,李重進根本無暇關注、無法參與、無力左右。
因為,接下來的操作,都是基於“國家層面”之上的,李重進權力再大,卻也止步於淮王、太尉,縱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不能動用大周國璽。
唯一應該爭取的,就是符太后,她能夠影響小皇帝郭宗訓,不錯,所謂“面見郭宗訓”,實則是“面見符太后”。
“清風,宣潘慎修、潘崇徹過來。”
“遵旨!”
劉政諮小心翼翼地問:“陛下,派去揚州之人,難道就是潘慎修?”
“不錯,他正合適。”
昔日,韓通、姚鳳恭來到金陵商議結盟之事,潘慎修雖然主要陪同的是趙匡義、張洎,可根據事後覆盤,發現姚鳳恭這人更好說話,與南唐交好的意願更加強烈,潘慎修與之親近不少。
姚鳳恭其人,雖然官職只是揚州刺史,可揚州如今作為國都,他的身份自然不一般,由他引薦,必然能夠事半功倍。
不多時,起居舍人潘慎修,鎮海節度副使潘崇徹,一文一武,兩人匆忙趕到。
“叩見陛下!”
“平身,二卿,朕有事託付。”
潘慎修、潘崇徹受寵若驚,尤其是潘崇徹,自從來到金陵之後,一直提心吊膽,他作為南漢降將,雖然身為節度副使,卻一直沒有被安排到軍營裡去,擔心自己被軟禁至死!
如今看來,大唐皇帝不是這個意思,只要任用自己,就說明是真正信任了。
“成德(潘慎修的字),你與揚州刺史姚鳳恭私交如何?”
“一面之緣,談不上多深,不過,此人處事圓滑、明哲保身,善加利用、有利無害。”
李煜滿意了,確定這一點就行,說道:“朕派你去揚州朝覲郭宗訓,可先去姚鳳恭府上拜見,順便給他送點東西,你看怎麼合適?”
送點東西,可以是“一點”,也可以是“億點”,皇帝這是徵求自己的意見。
潘慎修思量了一下,說道:“百金不少,千金不多。”
李煜一笑,說道:“別讓人看扁了大唐,朕給你五千。”
“陛下,多了,適得其反。”
潘慎修的意思是,姚鳳恭這人沒多大出息,賄賂多了,他未必敢要!
“無妨,我聽說揚州歌姬、聞名天下,你到了之後,去青樓勾欄裡挑選幾個。”
送給男人的東西,金錢、美女,總不會錯的。
“陛下,不知臣此去揚州,任務是什麼?”
“三件事——”李煜吩咐道:“其一,告訴郭宗訓,南唐準備出兵增援真州,幫助他們解決雄州之困,以保全揚州。其二,讓郭宗訓再寫一封詔書,催促吳越,儘快割讓福清!”
說到這裡,李煜停頓了一下,似乎在衡量第三件事,究竟妥不妥當。
劉政諮會意,問道:“陛下,是否要對吳越加碼?”
“不錯,劉卿,你覺得哪裡合適?略丞(潘崇徹的字),你也說說。”
劉政諮思索一下,說道:“福州如何?”
福州包括福清,相當於要求割讓的地盤過大了,確實是加碼。
潘崇徹思慮謹慎,說道:“陛下,劉司徒,在下以為不妥。”
劉政諮卻也不惱,他也知道,潘崇徹是南漢大將,且對於閩南局勢更為了解,問道:“略丞,你認為如何妥當?”
“臣斗膽猜測,陛下此舉,是為了逼迫吳越出兵?”
李煜意外,卻面帶笑意,說道:“不錯。”
“既如此,就不能提出割讓福州的要求,錢俶此人,最重視祖上基業,會刺激他增兵福州,而不會出兵江北。”
“哦,是嗎?略丞有什麼好主意?”
潘崇徹說道:“不如要求吳越提供十萬石糧食,以及大量糧草、器械、盔甲、馬匹等物資,以供我軍使用。”
劉政諮說道:“略丞,讓錢俶出錢,恕我直言,他不會在乎的。”
“劉司徒,吳越富庶,自然不會在乎錢,可要明白地讓他知道,這些錢是花在我大唐軍士身上,又是為支援周國,他會怎麼想?”
李煜想了想,有道理——
這個辦法,就像南唐是一個渣男,吳越是一個戀愛腦,給南唐花錢,結果南唐去討好後周這個“小三”,絕對咽不下這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