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王叔臺鑒:
見信如唔。
江南十月,秋末冬初,寒雨霏霏,甚以為懷!
……
我涅,就是李從嘉,現在改名叫李煜,為啥涅?就是我當皇帝了,對,不是國主,也不是國王,是皇帝。
如果不記得,我提醒你一下,我爸叫李璟。
對,就是那個當年吳越發大水,你當了內褲都買不起糧食,老百姓餓的嗷嗷叫,正準備造反的時候,對吳越伸出了溫暖雙手的李璟。
我給你寫信,也沒別的意思,就是眼下長江以北打得挺激烈,咱們也不能光看熱鬧不是?
……
大唐、吳越,歷來以大周為正統,恭敬待之,奉為君父。睿武孝文皇帝郭榮,素有一統四海之志,唐雖失淮南,卻得天朝庇護,此等恩情,當結草銜環。
故,大唐年年納貢、歲歲稱臣,劃長江以自立,安享太平,使得天下百姓,脫離紛爭亂世。
豈料,有趙賊匡胤者,以下犯上、恩將仇報,趁先帝病重之際,欺太子年幼之時,領兵作亂、倒反天罡。
陳橋驛上,狐假虎威,黃袍加身,故作訝異,反攻邊梁,覬覦皇座,小人之輩,覬覦九五!
……
錢叔啊,你看看,趙匡胤這個傻大黑粗的二五仔,他咋就那麼壞涅?我不知道你咋想滴昂,我是不服他。
你知道不?趙匡胤也自稱皇帝啦!國號是大宋,都城就建立在俺們原來的地盤,壽州,改個名字叫淮京!
奶奶個腿滴,這種人,你煩不煩他?我都煩,更何況你啊,光明磊落、英明神武、忠肝義膽、義薄雲天……肯定是想幹這個癟犢子玩意兒,對不?
……
趙賊匡胤,欺凌幼主,另設朝堂,稱孤道寡,恬不知恥!如此千古卑鄙小人,應當天下人共討之、天下人共誅之!
淮王李重進奉命抵抗,忠臣義士身先士卒,無奈,敵眾我寡,區區數州之兵,怎敵幾十萬虎狼?
朕已聞聽,錢王敕令天兵渡江,支援大周,所到之處,所向披靡。
大唐義不容辭,亦舉兵興周,共御趙賊,毛鏜、劉乃金、潘崇徹、黃損等將領,率領義軍,拜於淮王李重進帳下聽用。
……
不過呢,我也聽說了,這個兵源,還是不夠。
曹彬、高懷德等將領,率兵也有十萬,現在,趙匡胤又發兵二十萬,經過滁州,正在向江右進攻,眼看六合就要保不住了。
六合你是知道的,就是揚州的屏障,攻破之後,就剩下真州一個跳板。
錢叔,你可想清楚了,趙匡胤要是打到揚州,咱們還能好過嗎?再怎麼說,也是出兵幫助李重進了,趙匡胤那種睚眥必報的性格,肯定會打過長江,把我們都收拾了。
還想偏安一隅,好好過日子,不可能啦!
……
大唐之繁華,在乎金陵一城而已。
吳越之繁華,蘇杭二州、錢塘風華、溫臺碧海、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八百佛院、千座寶塔,凡此種種,不可勝數。
趙賊南渡,大唐失一金陵而已,吳越若敗,必是人間浩劫!
朕欲以舉國之兵,拒趙賊叛逆於江北!
……
不過涅,我去派兵去打趙匡胤,將來,淮南的地盤,還希望錢叔你別打主意,畢竟,我送的人多,花的錢多。
還有,福清那塊地,我知道你肉疼,不想給,可這也不是我非得要啊,是郭宗訓過意不去,畢竟,我再派去幾萬人幫他守江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我寫這封信,也沒啥意思,就是先跟你通個氣——
早晚有一天,郭宗訓是要回去汴梁的,我大唐會派兵護送,就效仿當年的白袍大將陳慶之!
……
馬楚故地,荊南六郡,武平舊都,清源節度,周主皆以許諾歸屬大唐所有,此乃臣忠君愛之舉,錢王勿要生疑。
福清之地,原為閩國王氏,王氏不仁、倒行逆施,大唐舉兵討伐,勞民傷財、死傷無數,錢王豈能忍心奪之?
不日,大唐六州兵馬,五萬之眾,皆動員北伐,以平叛趙賊匡胤,誓保大周江山。
……
錢俶,我勸你不要不識抬舉!
大唐皇帝陛下 李煜
壽昌佳期於金陵澄心堂
會議即將結束,李煜拿出這封信,讓眾人提點意見。
劉政諮、陳冠侯、潘辰都沒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