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因為大革命期間的土地平均政策,它的城市化率在英法德美皿國中相對是最慢的,即便如此還是達到了40%,而帝國的城鎮化率則在31%左右,僅相當於法國1870年的水平。
確實也沒有辦法,帝國人口太多,疆域太遼闊,在歐陽庵內閣的土地限量政策更是如法國大革命一般減緩了帝國的城鎮化程序。
帝國目前希望是在1950年達到99%的城鎮率,現階段來看難度並不是很大,除非世界經濟出現全面的大規模危機。
有意思的一個地方是帝國的城鎮化在學俄國和法國,這個事情首先要從東北時期說起,當時東北的城鎮化進行和城鎮建設規劃就大量的抄襲俄法,當時和俄法的關係也最好嘛,隨著帝國從東北崛起佔領全國,這種風潮就隨之蔓延到了全國。
各地官員去東北參觀之後,回來都按照東北的框架設計城市規劃,很多城市在老城區開發艱難的情況下就直接徵地開發新區,照抄巴黎那種廣場城市的框架。
歷史是很有趣的東西,一百年前抄襲法國就是潮流和經典……百年後抄襲法國就是沒有創意和庸俗。
當然,改良主義在這裡面的一個特點是還保留了傳統,的一些精髓,比如我們也走廣場城市的道路,但在街道的規劃上就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的這種四方體,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吸收歐洲那種廣場和公園的設計,而且在主體的建築群上還是大體採納中央建築學會推薦的地區改良主義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