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炮,很像是袖珍戰列巡洋艦的裝甲巡洋艦。
帝國海軍的一貫原則是不求最好,只求符合帝國海軍的實際需要。
在過去四年裡,這一級裝甲巡洋艦總計在國內的三大造船廠建造了六艘,也是帝國海軍的主要裝備軍艦,雖然排水量噸位較小,但是其防禦效果已經接近早期的戰列艦,整體具備防禦同等10英寸火炮的防禦效果,而最高時速僅是28節。遠低於其他巡洋艦。
日德蘭海戰已經證明戰列巡洋艦根本不是戰列艦的對手,唯一的價值就是消滅對手的巡洋艦,帝國建造威海級裝甲巡洋艦的意義只在維護帝國海疆的安全,而不是直接和英日海軍作戰,也是帝國海軍逐步提高本**艦和船舶工業水平的長遠之舉。
宋彪乘坐著震旦號戰列艦,就在濰坊號威海級裝甲巡洋艦的護航之下進入羅源灣軍港。
10月的福建依然炎熱,羅源灣因為緊鄰海岸。倒是隨著大海的潮浪在早晚顯得涼爽一些。
一戰期間的主流國際貨幣濫發引發了全球性的劇烈而長期的通貨膨脹,在1913年,國際金融市場的英鎊流通貨幣總量(m0)約在35億左右。實際購買力基本等同是2010年的3萬億美金,至1920年,英鎊的m0增加到了70億以上。含長期國債、外國債務、銀行、支票的總m3則可能高達180億英鎊,其中僅英國政府拖欠的債務就高達65億英鎊。
英國作為國際貨幣的泛濫,直接導致了全球性大宗商品價格集體上漲,僅小麥的價格在五年間就增長了1。4倍,銅的漲幅更是達到3。7倍。當然,一戰之後的世界經濟也確實是非常複雜,從1920年開始,隨著各國採取貨幣緊縮和高利率政策應對財政危機,以及歐洲工業的逐步復甦,一戰的歐洲移民使得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澳洲等國在農產業、礦業領域發展迅猛。加上國際黃金儲備分佈不均衡導致的小國財政緊縮,國際大宗商品和全球物價又從1922華盛頓條約之後逐年降低,導致美國農業和礦業出口嚴重萎縮,也是美國大蕭條的一個主要因素。
中國在1921年的軍費總額是3。5億美元,相比1913年增幅近4倍。在英美中法意日六國中仍僅能維持第三位的水平,低於美英兩國,高於日法意三國。
帝國的軍費開支中陸空軍佔2。5億美元,佔71。5%,相當於是英法陸軍開支總和,而海軍軍費開支在英美中法意日六國中倒數第二。僅比義大利多200萬美元。
海軍開支中最為瘋狂的莫過於日本,1921年的海軍軍費預算卻高達2。3億美元,佔日本全國財政總開支的31%,這還是在1920年大正九年戰後經濟危機後的情況下,日本政府和整個民族為締造世界海軍一等強國之堅忍由此可見一斑。
正是在這種國際環境下,帝國在世界政治舞臺上的定位是第一流的陸軍大國,其海軍只是保持基本的威懾力,對英國、美國都不構成任何威脅,甚至對日本也沒有威脅。這一點在軍艦的製造上也顯現的更為清楚,帝國海軍不管是戰列艦,還是巡洋艦,其噸位和主炮口徑都要小於日本,更遠小於英美。
因為威脅小,所以才能和各國進行更為廣泛深入的技術合作,在羅源灣海軍基地,帝國所擁有的第一艘航空母艦試驗艦就是在舊金山造船廠的一艘2。3萬噸級的運煤船的基礎上改建而成,和美國的情況完全一致,技術標準和引數也大致相同,甚至連艦載機都是由同一家的寇蒂斯飛機制造公司所生產。
震旦號駛入海軍基地的時間正好是傍晚時分,夕陽斜照,映照著萬里無疆的大海和環形的海岸山巒,在這個近乎封閉的海港裡,帝國的第一艘鄭和號航空母艦試驗艦就靜靜的停在港口邊,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之下。
由於採用了多種型號的艦載機,特別是寇蒂斯公司的那種輕型偵察機只需要很短的跑道就能起飛,即便鄭和號航空試驗艦停在岸邊,沒有高速行駛,也連續有兩家輕型偵察機從甲板上起飛。
宋彪從震旦號戰列艦的艦橋上走下來時,正好看見這兩架輕型偵察機從頭頂飛過去,卷夾著呼嘯的聲浪,讓人心裡不知不覺間就能感覺到一種澎湃欲出的強勁力量。
真是一個很好的時代呢!
在這個剛開始興起的航母雛形時期,宋彪並沒有過多的過問帝國的航母專案,甚至在立項和準備的週期上,帝國都要晚於英美兩國。但是後發者有後發的好處,從一開始就能全面借鑑英美的航母體系。
羅源灣做為軍事港口的條件是顯然不如北側的三都澳,一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