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4部分

名列第一,每年培養的大學生總數超過120萬,高專畢業生總數超過350萬,佔同齡人口的61%,在過去的十年中,帝國平均每年的新出生人口是770萬,12年制的國民教育率是94%。

帝國平均每年的高中聯考錄取率是50%左右,也就是有1/2的學生可以接受高等教育,每年多出來的約85萬的大學生、高專生大體是來自於海外華人學生的大規模迴歸,以及亞盟國家的留學生,在過去的五年間,海外華人學生和外籍留學生的規模在每一年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華人在海外其實並不缺乏教育資源,以美國為例,美國目前幾乎所有的高等學府都招收華人學員,像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範德堡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州理工大學、舊金山大學等都設有專門的中文學院,加州中文大學還是最獨特的專門用華語教學的美國大學。

華人在美國的總人口大約只佔9%,但在美國的大學中。華人學員卻能佔據17%的規模,平均每6個大學生中就有一個華人,美國曾經做了一個統計,在美國現階段20歲至28歲的青年中,華人接受及接受過大學教育的比例是其他族群的2。1倍至7。3倍。

在海外華人最集中的東南亞,差不多有70%的高等學校採取中文教學,而這些高等學校基本都屬於華商和華人社會資助的私立學校,實際上也基本只招華人。

以泰國為例,泰國目前有1500萬華人,如果計算普遍意義上的混血華人。總數則高達1850萬。佔泰國總人口的66%,泰國現在的高等學校總計有152所,採取華文教學的學校有147所,只採取華文教學的學校有113所。而華人大學生佔泰國大學生總數的比例則接近90%。

整個華人世界。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是非常驚人的。

在本土。海外迴歸的華人學生佔大學生總數的12%,但在研究生及博士教育階段,海外華人學生佔大學生的總比例就提高到了21%。

現在就形成了一個很普遍的情況就是華人在海外生活。接受基礎教育,回到本土接受高等教育,特別是研究生及以上級別的教育,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大學生在畢業後前往海外尋找機會,同樣也有大量的海外歸來的華人大學生留在國內工作。

在華人世界裡,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完全不同於英美法等國的特殊情況。

帝國高等教育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那就是高等專科教育的國民化,帝國實際上是在追求一種全民大學教育化的目標,最終的方向是青年一代的所有農民、工人都要接受高專教育,整個國家都向著高教育和高技術的方向發展,帝國在本科教育上,應用型本科教育基本只佔一半,所以,帝國的研究生教育規模空前龐大,1/3的學士畢業的大學生都會在社會環境的壓力和要求中進一步讀研。

在1940年,從帝國各所高校中畢業的高專生是342。3萬,學士畢業生122。4萬,碩士35。5萬,博士7。3萬,對比美國,這個資料幾乎是美國同期水準的7倍,也就是相當於美國高等教育在七年時間的積累。

對比英法,這個倍數就更驚人了。

即使是對比高中生和中專生,帝國每年完成12年制教育的畢業生總數也是美國5倍,正是這種高素質的整體教育水平在推動帝國高速向前發展。

在過去五年時間中,中美在經濟和科技上的差距並不是在縮小,而是在逐步的擴大,以中美現階段競爭最為激烈的家電產業為例,中國去年的家電產業發明及技術專利高達4萬件,而美國同期只有9752件。

這實際上已經是一個非常驚人的差距。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也是一個民族的根本,如果說現代國家的競爭是科研實力的競爭,那麼,教育就是科研的基礎條件。

在上海自由貿易條約的約定下,中美經濟之爭在1941年時期已經基本顯現出最終的結局,在1933年,兩國簽署《世界自由貿易條約》之時,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尚只有2。3億美元規模,到了1941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已經擴大至17億美元,更為糟糕的是中美貿易結構已經出現了巨大的變化,美國對華出口從過去的機械、電氣、資源、農產品四足鼎力變成了只剩下資源一項優勢,換而言之,世界經濟第二規模的美國正在淪落為中國的原材料供應國。

在這7年時間裡,美國的航空、機械、電氣、家電、電子、造船、汽車、化工、紡織、食品產業都陸續遭受到了寒冬一般的衝擊,即便是在戰爭繁榮的這一特殊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