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遙,很好了。”林軒帶淚而笑。
在此之前,他從未如此悲哀無力過,總是充滿雄心壯志,以為只要努力,必將能將這世界上所有高山踩在腳下,如同某位前賢所說的——“山高人為峰,縱橫吾稱雄”。
“一步,我只要縱身,就能躍過去,站在你身邊,跟你一路走。”他又說。
林軒試著向前挪步,但堂娜立刻驚叫著阻止:“不要動,不要向前走!”
“為什麼?”林軒從堂娜臉上讀到了一種莫大的恐慌。
堂娜搖頭:“不要,我們這樣,隔著一步彼此看見,已經足夠了。”
“會發生可怕的事?”林軒問。
堂娜長嘆著點頭:“我看到有人曾試圖跨過這一步,但最後結果卻是墜入貪慾深淵,永遠不能再次化為人形。”
第五百一十章 來世相遇的印記
林軒的腳尖已經突破了月白色通道,他隨即察覺,那條縫隙中充滿了巨大的吸力,至少是地心引力的百倍以上。所以說,任何人企圖在不同通道間跨越,就會在剎那間被吸走,永遠不可能回來。
“我懂了,我懂了。”林軒跟著堂娜一起長嘆。
眼前這些月白色通道可以看作是每個人的靈魂通道,彼此之間沒有交集,哪怕是貼得再近,都只是視覺上的“近”,而非物理意義上的“近”。
很多傳說中,人類看到已經死去多年的人重新出現,但卻只能看到不能觸控,正是這樣的一種情況。
林軒並不害怕自己已經變作靈魂,如果成為鬼魂能看到堂娜,那就變身為鬼魂好了,總勝過只是異界永隔的相思。
“我很好的,像你現在所看見的一樣,所以不要擔心我。未來,我們還會有機會再見,但那時候也許每個人腦中的記憶會變得不同,你會忘記我。於是,我一直在想,如果能有機會通知你,就告訴你,我已經在自己的身體上留下了鮮明的印記——”堂娜抬起右臂,小臂內側湊近嘴邊,輕輕地咬住。
林軒驚叫:“堂娜,你不要——”
他的話停住,知道堂娜要做什麼,同時也知道,堂娜必須那樣做的理由。
“林軒,你記住,你一定記住……”堂娜緩緩發力咬下去,那個動作持續了一分多鐘,到了最後她兩腮的肌肉都使勁繃緊了,可見力量已經用到極限。
“我記住了。”林軒點頭。
堂娜鬆口,潔白的小臂上留下了兩排深刻的牙印。
“看著這牙印,我要你記住,未來我重回你身邊,一定留著這樣的印記。你一定要相信,那就是我。”她說。
那牙印上的每一顆齒痕都有半厘米深,幾乎將小臂肌肉咬穿,讓林軒心疼得不能自持。
堂娜所說的未來,即是一個靈魂進入輪迴轉生後的結果。
輪迴又稱流轉、輪轉、生死輪迴,意思是眾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車輪一樣轉動不停,迴圈不已。輪迴的原因是對事物本來面目的無知,無知產生“行”,各種不同的“行”產生不同的業力,業力的存在導致輪迴。
在印度,輪迴起源於梵書時代,即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700百年間;成熟於奧義書時代,即公元前700年至公元前500年間,是各派宗教的共通思想。奧義書認為,一個人的靈魂(我)在死後可以在另一個軀殼中轉生,轉生的形態取決於他生前的行為(業),行善者得善報,行惡者得惡報,有的可以進入天道、祖道(人間),有的則墮落入獸道,淪為畜生等。
依據業說,以為有情眾生之我是常住的,此我在生死流內,由其所作的業力,而連貫過去和未來,此即完成了三世因果之關係,同時也完成了輪迴生死之觀念。
佛教中認同六道輪迴之說,將三界有情眾生分作天、人、阿修羅、地獄、畜生、惡鬼等六道。
《大智度論??第三十》中說:天、人、阿修羅為三善道,而地獄、畜生、惡鬼為三惡道。
如《觀佛三昧海經??卷六》中說:三界眾生,輪迴六趣,如旋火輪。
《大乘心地觀經??卷三》中說:有情輪迴,生於六道,如車輪之無始終。
《成唯識論??卷四》中說:有情眾生,由四根本煩惱,輪迴生死,不能出離。
輪迴之中,生死無盡期,如輪無始終。只有努力修行,才能出離生死,超脫輪迴,入於涅盤。
其中,地獄思想始於吠陀時代,《吠陀經》中說:怨敵與盜,當入地下之底,或稱無底之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