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的時候,想不接受都不行。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歷來皇帝多短命,所以多立年幼的皇帝,大者十數歲,小者才數月。兒童皇帝不懂事怎麼辦?靠太后,太后靠誰?靠孃家的父兄,父兄是誰?自然是開國功臣的後代,於是,這權力還是落到了開國功臣的手裡。東漢一代的大半個時期,不是外戚專權,就是宦官專政,幾乎沒有正常過。最後,還是何氏外戚與宦官十常侍爭權把東漢給滅亡了。這恐怕是劉秀所始料不及的。

三曰武大郎開店。最保險的做法是用白痴、傻子,不用賢能之士。讓手下人全覺得你是文曲星投胎,武曲星轉世,崇拜畏懼尚且不及,哪裡還有人來奪你的權?只是這樣一來,也有問題,對內權力可謂無憂,對外卻就有憂了。尤其是外敵入侵或是內生變亂,何人可使?何人可用?即使親自出馬,一幫土偶木梗還是不能成事,最終還是要失去權力。這類例子太多了,幾乎每個封建王朝的後期都是如此,賢人遠引,小人畢至。朝廷之上的一群小爬蟲,如果不是出於無能而真誠地待奉君主,那更是包藏禍心或為一己之利而陷君於不義乃至禍國殃民了。

。。

“杯酒釋兵權”(2)

趙匡胤似乎沒有用上述的辦法,而是創立了一種新方式:權力和平過渡。雖避免了以上方法的缺點,但這方法的副作用更大:武備鬆弛,邊防不固,積弱不振。

趙匡胤是宋太祖,是宋朝的開國皇帝。據說,趙匡胤出生之時,有紅光繞室閃爍,異香盈室,經宿不散,趙匡胤也體罩金光,三日不變。但無論後人怎樣附會,他還是人,還是肉胎俗種。

趙匡胤生於後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祖籍涿郡,其父趙弘殷,是後周的一員高階將領。雖然如此,趙匡胤也只能讀上幾年的書,無力繼續深造。不過,這也不是什麼遺憾,因為趙匡胤本不喜歡“子曰詩云”,倒是極愛槍棒,又兼生就得力大無比,在不經意間就學了一身武藝。二十一歲時娶妻,但因見跟著父親仕途無望,就決心獨闖天下。

關於趙匡胤的傳說是很多的。在明代小說“三言二拍”中,就有《宋太祖千里送京娘》一篇,描述他如何急人之難,又如何仗義疏色,以致弄得京娘最後羞慚自殺,讓後人讀了往往產生一種說不清的滋味。

據說趙匡胤力氣既大,又皮堅肉厚。一次,他騎馬穿過城門,沒想到馬忽然顛狂,在狂奔中將他掀起,趙匡胤的頭撞在城門的拱頂上,跌下馬來。別人以為趙匡胤已經腦漿迸裂了,可他從地上爬起來,追上奔馬,一躍而上。還有一次,趙匡胤看見一群麻雀在地上吃食,他猛撲過去,想捉住麻雀,沒想到用力過猛,一下子撞到屋牆上,連屋子也給撞塌了。人說趙匡胤有金甲神護身,遇難不死,其實無非身強力壯兼會武功而已。

有位當代偉人說:“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論起詩賦文章,趙匡胤當然遜之甚遠,但若論權力的和平過渡,趙匡胤恐怕不遜於誰!

趙匡胤到處投親告友,卻屢屢失望,已至囊空如洗,與人賭錢,被流氓圍住痛打,可見其窘迫之狀。在窮極無奈之際,一個老和尚送了他一點盤纏,指點他去投靠郭威從軍,對於這次從軍,趙匡胤也未存什麼特別的目標,在路過一座廟宇時,他見人們都在占卜算卦,他抱著玩玩的心理,也擠進人群,拿起竹籤,準備算上一卦。

他先問能否當個小校,卦象不吉。趙匡胤心中憤懣,心想憑渾身的勁力武藝,連一個小校都當不上?不由激發了他倔強的脾氣,就連算幾卦,而且越問越大,卦象皆不吉。趙匡胤發怒,乾脆問能否當節度使,仍是不吉。趙匡胤一不做二不休,節度使之上就是天子,乾脆問能否做天子吧,這一次,卦象大吉。據說從此時開始,趙匡胤就樹立了當皇帝的雄心大志。

在漫遊之中,他見到幾個文人在對著旭日詠詩,見他們窮酸做作的樣子,趙匡胤不禁失笑,繼而豪興大發,脫口胡謅道: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

這非詩非文非歌非謠的東西據說是龍吟虎嘯,有帝王氣象。不過,五代時期,正是群雄逐鹿之時。真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近三百年的大唐帝國,一經破敗,真有支離破碎之狀,不僅全國不得統一,就是南北方也是各自朝代更迭,如走馬燈般地轉換。唐以後的北方,經歷了五個朝代:後梁(公元907~公元934年)、後唐(公元923~公元934年)、後晉(公元936~公元944年)、後漢(公元947~公元948年)、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