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事實上家裡幾個小蘿蔔頭唸書都還不錯,至少得到了劉延寧的認可,這次劉延寧延寧中舉後,也跟家裡建議了,等明年家裡鬆快些,就把弟弟們也送到城裡來讀書。
劉延寧的想法很簡單,這幾個堂弟才六七歲,因為開蒙早,前期又有他娘和妹妹盯著,不敢鬆懈,唸的倒比村裡其他孩子好,大概是得了讚賞,頭一兩年幾個孩子上進的勁頭都很足。
才開蒙不到三年,眼下其實還瞧不出他們的資質,不過讀書是持之以恆的事情,幾個弟弟年紀還小,現在不叫他們讀書,在家也是摸雞逗狗,如今家中又不缺他們上學的錢,還不如讓他們一直讀下去。
幾個弟弟往後若能有出息,考個功名,是再好不過的,就是考不到,會識字唸書,便能算賬,家裡這攤子越擺越大,眼下有爺撐著勉強還好,再過幾年,連爺都未必撐得住,弟弟們讀了書,也能幫撐著家裡,至於前程這些,他來掙就成。
劉延寧心裡還是看重這些弟弟們的,他就一個親妹妹,沒有親弟弟,他自己還是家裡人省吃儉用供上學的,兄弟裡頭也不必分親的堂的,都是他的兄弟,如今他不急著進京趕考,有這四年時間,也能把年紀尚小的弟弟們帶到身邊,稍微照看些。
劉延寧的這份心思,完全是站在整個劉家的立場,三個小的,正好三房各一個,往後孩子們跟了大哥學本事,有出息了,哪一房也不吃虧,因此三房對劉延寧的建議都求之不得。
至於劉大爺和蔣氏,手心手背都是肉,子孫若都能有出息,那是天大的好事,萬不敢攔著。
蔣氏還在說如果孫子們都來城裡,他們現在住的院子太小了,得典一間大些的屋子,劉大爺卻已經在計劃年底分了錢,看看夠不夠在江州也買間院子,大孫子不必急著進京趕考,一時半會便不必擔心盤纏的問題,以孫子現在舉人的身份,能在江州買個間屋子也是好的。
不過這還是劉大爺老兩口的心思,劉家正熱火朝天的忙碌著,暫時還沒有功夫商量這些。
劉家收到江遠辰親自寫的信,驚喜激動自不必提,有江先生作保,往後青青的婚事他必定張目,而且江先生信裡還隱隱表露出以後要帶他們兄妹一起進京的意思,也就是說,江先生打算把青青嫁到京城去了。
能夠生活在皇城腳下,那是何等的榮幸!
劉家一時歡喜非常,最歡喜的自然還是劉大爺和蔣氏,劉大爺是覺得自己眼光沒錯,他孫女果然是個有前程的,去年剛錯過方秀才那樣的親事,立刻就被江先生收在身邊教導了,今年孫子考上舉人,她的婚事也跟著更上一層,江先生現在又要給孫女做主,往後帶她去京城,這不是出息是什麼?
劉家人對江遠辰的話一向奉若聖旨,江遠辰叫他們暫且不必向劉青透露這個,他們便守口如瓶,一個字兒也沒透露,再加上劉青現在跟他們相處的少,一年裡待得最多的也就過年,而距離過年還有好幾個月,到那個時候,他們的熱情勁也過去,就更不會透露資訊了。
劉青這回確實被瞞的緊,什麼都不知道,不過她也發現一個問題,無傷大雅,就是有一段日子,她發現江景行向她投入的目光越來越多了。
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在自己臉上看出一朵花來。
不過這個時代的人一向含蓄,江景行就是看劉青的目光多了些,碰到的次數頻繁了些,也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沒有太出格,劉青就是發現了反常,總不能無憑無據的,衝上去質問對方看她做什麼吧?
且不說劉青根本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被看兩眼還不至於生出被調戲了的羞恥感,而且劉青也實在沒有這個臉認為江景行是欣賞喜歡自己。
她雖然心理年齡成熟,可是頂著未滿十四歲的蘿莉身軀,誰看得到她成熟的靈魂?江景行一個風度翩翩的美少年,真要情竇初開,至少也是對他同齡的姑娘,女孩成熟的早,十七八歲已經快發育完全了,身材凹凸有致,鮮嫩的臉蛋,洋溢著青春和嬌美的氣質,這才是適合初戀的年紀。
江景行除非眼睛有問題,不然能看上她?
劉青在心裡把自己否認了一遍,就更不好問江景行反常的原因了,人家沒這個想法,被她這麼問豈不是太尷尬?
再說她也知道江景行的性格,看著溫文爾雅,十分無害,其實比她哥老奸巨猾多了,他想說的話,早晚會說,他不想讓他們知道的事,怎麼問也問不出來。劉青索性當作什麼都沒發現的樣子,以往怎麼和江景行相處,現在也如此,反正只要她態度不變,守住本心,不要自作多情,被美少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