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搞得風風火火,可是他們以什麼來賺錢,以什麼來回報投資者呢。這也正是網民和投資者心中自然浮現的問題。

馬雲當時是這樣回答的:

賺錢有一二三四,看得清的模式不一定是最好的模式,看不出你怎麼賺錢的模式說不定才好。全世界的投資者,到現在為止看不清楚微軟怎麼賺錢,但它是賺錢最多的企業,用傳統的思路去考慮網路經濟也許並不一定很對。另外,現在在中國這樣的情況下,發展網路正是時候,在低潮的時候,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時候,正是練內功的時候。

1999年和2000年阿里巴巴戰略很明確,迅速進入全球化,進入全球電子商務市場。於是就帶來一些問題,只有兔子的速度,而烏龜的耐性則被忽略了。這也是當時所有網際網路公司的特點。從1998年開始的國際國內資本投資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熱潮,僅僅維持了兩年多時間,就急速地跌入了低谷。

“在2000年寒冷冬天的時候,他就說,‘我們即使跪著活,只要活著一天,我們就贏了。’”阿里巴巴副總裁戴珊至今還對馬雲當時的這句話記憶猶新。隨後的阿里巴巴“重新迴歸B2B的主業,回到根本,回到中國。所以,用馬總的話說就是,在別人最冷的時候我們把門關起來,去把我們的產品做好,等春天來的時候我們就會有收穫。”

這兩三年內誰能養一支軍隊就很重要了。美國要養300個人非常難,沒什麼錢賺,公司很快就死了。燒錢太厲害,不說廣告費,光每個月的開銷就夠你死。歐洲、香港都很難,只有中國內地,只有在杭州才能屯兵300。

三年以後,馬雲擁有300名平均年齡在30歲、每個人在網際網路有5年工作經驗的“戰士”,這支軍隊在全世界都很難找到。

可以看出,馬雲一直是比較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