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停不下來。
當情緒達到了制高點時,一群人蜂擁到隔壁街區的另外一間老電影院去觀看午夜場的“罪惡之城”,電影結束之後,又一次熙熙攘攘、議論紛紛地回到地標影院門口,和剛剛觀影結束的新夥伴們匯合,繼續口沫飛濺地討論著“水果硬糖”裡的每一個細節,從臺詞到情節,從服裝到房間裝潢,從人物到核心……慷慨激昂、手舞足蹈、面紅耳赤地爭論著。
一直到天際邊的朝陽緩緩升起,當第一束陽光撕破黑色的夜幕時,人們才注意到時間的流逝。
馬特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地標影院,朝著華爾街徒步走去,一步三回頭,然後就看到那些嬉皮士們依舊不知疲倦地討論著,彷佛他們正在試圖用自己的言論去改變世界,那種熊熊燃燒的熱情即使比起破曉朝陽也毫不遜色。馬特喜歡這樣的時刻,不僅僅是徹夜不眠地投入爭論的時刻,還有海天交界之處濛濛發亮的橘紅色日出,這讓他前所未有地感覺到:自己還活著。
而這一切的紐帶,就是那個叫做蘭斯洛特…施特雷洛的神奇男人。
馬特知道,他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了,但關於“水果硬糖”的炙熱討論這才剛剛揭開帷幕。
事實也是如此,格林威治村的兩間地標影院源源不斷地聚集著人們,有人離開,又有人抵達,所有放映廳不間斷地運轉還是無法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和期待感。就在曼哈頓島,就在紐約市,就在美國東海岸小小的幾條街區之內,“水果硬糖”卻在釋放出無窮無盡的能量,悄無聲息地開始影響整個北美大陸,乃至於整個世界。
“只要給我一個槓桿和一個支點,我就能夠撬動整個地球。”
“水果硬糖”點映結束了,但事實上,這部電影所製造的反思狂潮這才剛剛開始。由於電影僅僅只在兩間藝術院線上映,即使影評人們也沒有辦法第一時間欣賞到作品,反而是那些狂熱的電影愛好者們能夠搶在前面,第一時間領略這部作品的風采。
所以,點映結束之後,率先得到反饋的不是媒體,而是網路!
“十分鐘長鏡頭簡直要爆炸了!蘭斯洛特那個該死的混蛋真是太帥氣了!”
“一直到現在我的雙手還在顫抖,因為恐懼,更因為激動!”
“難以想象,蘭斯這個混蛋又一次奉獻了令人驚歎的佳作!”
“比‘罪惡之城’精彩十倍,比‘借刀殺人’深刻十倍!今年秋天必看之作!”
“這部作品絕對會讓那些大男子主義的男人們感到絕望,哈哈!”
“邪典!真正的邪典!施特雷洛生動詮釋了什麼叫做邪典電影:令人深惡痛絕,卻又愛不釋手!”
“這絕對將會是一部被主流市場所唾棄的作品!但這恰恰也是一部足以載入史冊的作品!”
“觀看完電影之後,你會希望自己從來沒有進入過電影院。”
“極度的不適,強烈的反感,深深的痛恨。這就對了,這就是觀看‘水果硬糖’的正確方法。”
“不要觀看!絕對不要觀看!這就是一場噩夢,我懷疑永遠醒不過來了!”
“太他/媽/的變態了!請不要進入電影院,否則接下來一個月都不能睡好覺了。”
……
網路上各大入口網站的論壇都已經爆炸了,imdb的官方頁面底下,僅僅一個夜晚就冒出了三百六十多條評論;而爛番茄的評論也達到了一百九十多條。但這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雅虎社群出現了七百多個相關帖子,而回帖數則達到了不可思議的兩萬多條,點選率更是突破了十萬,這一切不過發生在十二小時之內,火爆程度輕而易舉地就完爆了“晚安,好運”在兩週之前所帶來的討論熱潮。
更為有趣的是,在這些評論之中,即使是讚美的評論也夾雜了大量粗口,話語之間更是直言不諱地表示這部作品“不適合男人觀看”,超過一半的評論在最後都強調,“強烈不推薦這部作品”;可是偏偏在字裡行間都可以感受到這部作品在他們大腦裡引起的思想風暴,那種激動和亢奮透過電腦螢幕撲面而來,幾乎讓人按耐不住。
不過,評論的真正主力只是一小群人,其他人都只是在湊熱鬧而已。可以看得出來,由於“水果硬糖”只是在兩間院線電影,欣賞過作品的觀眾著實有限,能夠參與到話題之中的觀眾不過爾爾;但這個話題卻引發了網路上無數人的注意,尤其是那種痛苦之中夾雜著激動的情緒,更是令人好奇心倍增。
與“晚安,好運”不同的是,目前為止全部都是網友們在討論,主流媒體和專業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