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美國牧師普賴德和楊古,讓他們請英美駐奉天領事出面,向直軍方面斡旋停戰和談事宜。不料,被兩國領事以不干涉中國內戰為由,加以拒絕。這是英美支援吳佩孚的一個明顯的表現。 無法,普賴德和楊古只得以私人的身份親赴山海關前線,找到彭壽莘斡旋。雙方在6月9日於直軍前線司令部所在地秦皇島接洽,約定於6月11日再進行具體商談媾和事宜。 但是,前線的直奉雙方一直在衝突。11日至15日,激戰未息,兩方死傷均有三千餘人,奉軍戰死三名團長。一直沒有死心的彭壽莘久戰不勝,感到山海關是攻不下了,才走到談判桌旁。 6月16日午夜12時,在秦皇島車站上,張學良在楊古牧師和開灤礦務局英籍局長的陪同下,會見了直軍代表王承斌,決定雙方停戰。 第二天17日,在秦皇島英艦克爾留號上再進行第二次和談。由孫烈臣、張學良代表奉軍,王承斌、彭壽莘代表直軍,在英艦上籤訂和約八條,附約兩款。並由中央派王佔元、宋小濂赴榆關監視兩方撤兵,王、宋於6月24日電告北京政府,兩方軍隊已如約撤完①。 直奉一戰,奉系打敗了。奉軍死傷三萬餘人,被俘四萬餘人,軍費損失三千餘萬。當然,張作霖的元氣並沒有受到損傷。 在5月10日,北京政府宣佈罷免張作霖本兼各職後,於5月12日,張作霖在灤州宣佈獨立,東三省自治,改稱奉軍總司令。並對外發表宣言:“對於友邦人民生命財產力加保護,所有前清及民國時期所訂各項條約一概承認。此後如有交涉事件,請徑行照會灤州本總司令行轅。自本月一日起,所有北京訂立關於東三省、蒙古、熱河、察哈爾之條約,未得本總司令允許者,概不承認。”口氣強硬,表現了軍閥的本質。 奉軍戰敗後,日本外相內田發表了對東三省局勢的宣言,聲稱嚴守中立。其實,這是一顆煙幕彈。日本是積極支援張作霖的,日本當時甚至出現了張作霖後援會。日本嚴防英美勢力侵入東三省。5月20日,東三省議會宣佈“聯省自治”,表明對張作霖的支援。 5月26日,張作霖、孫烈臣、吳俊升聯名宣佈:“自五月一日起,東三省和西南及長江同志各省一致行動,擁護法律,扶植自治,促進統一。”軍閥如果強調統一,那是他強大的時候;軍閥一旦高唱自治,那就是他失勢的時候了。  
宣佈自治(2)
1922年5月30日,張作霖返回奉天。6月上旬,奉天省議會與吉黑兩省的代表會議,推舉張作霖為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孫烈臣、吳俊升為副總司令,並正式宣佈東三省“聯省自治”。張作霖繼續霸佔東北。 7月間,張作霖將巡閱使署和督軍署合併,組成保安總司令部,軍政大權集於一身。各省省長也以虛偽的“民選”形式,確定下來。任命王永江為奉天省長,魁升為吉林省長,史紀常為黑龍江省長。至此,張作霖在東三省的“聯省自治”就完成了。東三省脫離中央,完全成了張作霖軍閥割據的一統天下。 直奉一戰,奉軍之所以失敗,有國內和國際兩方面的原因。 從國內看,在軍事上,奉軍的軍事素質很差,管理鬆弛,訓練缺乏,軍紀敗壞。只有郭松齡旅、張學良旅和李景林旅能打仗,其他各部純粹是一群烏合之眾。在政治上,奉軍被認為是日本支援的軍隊。在直奉的電報戰上,吳佩孚把奉軍罵得狗血噴頭,使奉軍沒有取得人們的同情。 從國際看,華盛頓會議剛結束,日本在會上受到英美的孤立,也不敢太明目張膽地支援奉軍。而吳佩孚卻得到英美的大力支援。這也是奉軍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 想看書來
消滅叛匪(1)
吳佩孚對張作霖恨之入骨,欲置張作霖於死地。除前方攻打外,又在張作霖的後方放了一把火。直奉兩軍在榆關對峙時,5月26日,黑龍江綏芬河山林游擊隊司令盧永貴宣佈獨立。這是吳佩孚派人深入到吉林省策反的結果。他們收買了盧永貴,鼓動他獨立。接著,北京政府又宣佈奉督張作霖、吉督孫烈臣和江督吳俊升為叛逆。進而,推舉前吉林軍師長高士儐為奉吉黑三省討逆軍總司令。遙與遠在關內的吳佩孚相呼應,裡應外合,使張作霖有家難回。 高士儐是前吉林督軍孟恩遠的外甥,而孟恩遠就是被張作霖逼走天津的。當時,吉林軍師長高士儐也被撤職查辦。這一箭之仇尚未得報,現在時機來了。原來,吳佩孚打敗張作霖後到達天津時,孟恩遠前去找他,希望恢復吉林督軍的權位。吳佩孚乘機挑撥說,要想當督軍必須自己打天下,現成的督軍是弄不到手的。孟恩遠受到鼓動,便找到他的外甥高士儐,商量怎麼辦。高士儐躍躍欲試,自告奮勇到綏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