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
他首先用完全相同的圓形表達出基本的數量,一個圓形後面帶著表示數字1的符號,兩個圓形後面是表示2的符號,慢慢將數字和數字的進製表達出來。隨後,金屬板上開始重複出現“1=1”、“3=3”之類的東西,讓人理解“等於”的概念,之後便是“不等於”、“大於”、“小於”的概念。
這四種概念構成了最基本的邏輯“是”、“否”、“比較多”、“比較少”。之後透過數字產生了簡單的加減乘除,並透過這些式子形成了最重要的邏輯概念:因果。
然後仍舊是虛化的概念,包括方位、整體與部分等等。藉助方向和整體,可以引出天空、大地等名詞,加上“部分”和簡單的象形圖形,也就有了太陽、月亮、山峰、水流。最終,在這些環境中生存著“人”。
語言中最後一個部分便是動詞。藉助已有的名詞和“加”、“減”概念,西格爾明白了什麼是移動,什麼是變化,在句子中是誰是主語來發起動作。
推導語言中很重要的一步是分隔出完整的邏輯段落,也就是句子。藉助面前的金屬板,西格爾從無到有,認識了一門語言的語法,知道了開啟神秘知識的鑰匙。
他從頭到尾看完這塊石板,然後深深地歎服。無論是什麼樣的種族製作了這個東西,他們在對世界規律的研究上大大超前。法師聯合會教導學員們,要“透過物質看元素”,而這些人已經做到了“透過現象看本質”。
若是西格爾想教給一個孩子語言,最簡單快捷的辦法就是朝他的腦子裡施法,將對語言的所有知識灌輸進去。慢一點的方法就像教小孩子那樣,從物體與名詞的對應開始,逐漸形成概念。
從來沒想過這樣,從虛化的概念開始學一門語言。
他又從頭到尾開始反覆閱讀,除了幾個名詞仍搞不明白含義之外,其他大部分都能理解。然後他就投入到解讀大金屬板的工作中去。
分割句子。理清邏輯關係。將已經搞明白的字詞新增進去。就可以形成一段有大量空白的文章,現在只剩下填補這些空白。既然已經知道了整塊金屬板是留給後人的,那麼從製造者的角度出發,猜測他們會說哪些方面的東西,然後就可以試著做“填空題”。
這對於西格爾來說是一種很新奇的體驗,無關於咒語、無關於神秘學、無關於神聖力量,只是單純的邏輯和思考。在深深佩服這些神秘人的同時,他第一次在腦子中有了個怪念頭:若是世界上沒了魔法。沒了顯聖的神靈,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這個想法如此危險又如此誘人,似乎要將西格爾引入墮落的深淵。好在身上魔法力量的波動讓他清醒過來,沒有陷入魔障。魔法是他力量重要的組成部分,元素是世界的基礎,想那麼多做什麼!
當娜塔手下留情,以絕對的默契上演一出“被力量、武技和愛情俘獲”的戲碼時,西格爾已經拼湊出大部分的資訊——剩餘的部分只有找到更多的資料才能夠猜測。他安靜地坐在書桌前,閉著雙眼,一言不發。如同一尊雕像般陷入了靜默。
金屬板上記錄的事情讓他非常害怕。
金屬板的製造者——姑且稱他們為“書寫者”——原本生活在一個幸福的環境中,他們使用一種奇特的魔法。用它來改變世界。他們知道自己在一顆美麗的星球上,而天空中每一顆星星都是發光的火球。
原本他們以為自己可以去星辰上旅行,直到一個強大的天空風暴將它們包圍。想盡了一切辦法,他們發現無法逃離這個風暴的牢籠,唯一的結果便是死亡。
一些人瘋狂了,一些人絕望了,一些人絕望而瘋狂了。只有少數書寫者還留有最後的理智,他們認為天空風暴之後,這個世界將展開新的迴圈,他們還有獲得新生的機會。
於是他們想盡辦法,留下了這塊金屬板。
有一個書寫者相信天之上仍有存在——西格爾認為他說的是神——風暴便是神降下的懲罰。神既然要消滅掉(用了“等於零”的概念)他們,就不會留下任何文明的痕跡。於是所有記載都必須用相反的方式進行,挑選那些不對稱的文字(用了“左右不相等,上下不相等”的概念),將記載留存於金屬板上。這種金屬板是天空風暴到來前,採自星辰的,連太陽都不能融化。他們找到了改變這種物質的辦法,留下書寫者最後的記錄。
“若這塊金屬板存在,則神是存在的,用來逃避文明消逝的記錄方式是正確的。所以神並不是不可預估、不可戰勝的。”
迪歐一開始發現的那塊金屬板則記錄了另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