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大麥則從每。+25白銀。三個月後價格又回到了正常的水平”!
這並非僅僅發生一個地區,當時明朝全國各地都是如此,在南方的話,這種由於交納賦稅造成的糧食價格波動可能還要劇烈。
由此造成的後果是,明朝征服政府從中並沒有得到任何好處!不妨作個假設,假如農民賣出一百石的糧食,這時候糧價是每。得到的銀子是30兩,上交給政府。而等政府拿到這30兩白銀的時候,用於支出各種開銷的時候,正好是過了稅收時期,糧價回到正常水平,甚至高於正常水平。如果用這30兩銀子到市場上去買糧食的話,假如糧價是0。5兩白銀,只能買到60石的糧食。於是在農民那裡,他覺得自己交的稅是一百石,而實際上政府真正收到只有60石。那麼當40石的好》跑到哪裡去了?顯然就是跑到那些買進賣出的商人那裡去了。
這種糧價波動造成的影響對於解釋為什麼政府實際收到的賦稅很低,而農民實際的交納的賦稅其實並沒有那麼低應該還是比較有力的。這裡面的差額實際上是被商人和勾結商人的官僚拿去了。加上大官僚、皇室封地逃稅、免稅等次要原因,明朝的賦稅能收上來的本就不多。
到了崇禎時期,惡性迴圈,稅越收越沒有,稅越收越富足了商人、官僚的腰包。
嗚呼!
於是明朝統治者就背上了一個這樣的罵名:殘暴荒淫,如何橫徵暴斂,敲骨吸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甚至明代的滅亡都是由於統治者徵收的賦稅過重,人民難以負擔,奮起反抗的結果!
話又扯遠了,有點騙字數的嫌疑!
“邊剿匪邊撫民!?”崇禎聽到王承恩的話明顯來了興趣。因為王承恩的功績,別說王承恩能解決明朝的隱患,只要崇禎這個皇帝喜歡了,說的惡俗一點,王承恩就算是放個響屁,崇禎都認為是香的!
乾清宮內一起面聖的大臣們,聽到王承恩的話,齊齊朝王承恩看去,看王承恩這個太監又有什麼花花腸子!
“臣以為,賊患之根本乃撫民。”王承恩繼續道:“如若百姓安居,何苦冒鋌而走險造反生事。皇上當初減免一半賦稅,僅僅杯水車薪,若要治標,先從這糧食賦稅徵收方式上下功夫!”
這王承恩敢動糧食賦稅的徵收方式,這也太大膽了,連內閣大臣們都沒辦法的事情,這個太監竟然要動糧食賦稅徵收方式!
可是,現在王承恩給崇禎捧得如日中天,這些大臣們肚子裡的複議如何敢說出來,惹怒崇禎!
果然,崇禎聽到王承恩的話立刻仰面大笑道:“王愛卿且說無妨,只要是切實可行的,朕都許愛卿人力物力去辦!”
章152 犯眾怒
聽及崇禎此言,王承恩在心中暗歎,若是自己真將這法能是聽天由命了。這法子的覆蓋面太廣了,崇禎能不能透過還真是問題!
而且很多朝中大臣的利益牽涉其中,一變,則牽一髮而動全身,那將是整個朝野的震動,除非王承恩真準備與滿朝的大臣為敵!
看著崇禎用滿懷期待目光看著自己,王承恩心頭一震,罷了、罷了,歷史上那次變革不會損害相關利益集團的利益,王承恩害怕得罪人嗎?
“臣以為,民以食為天,若要撫民,非糧不可。將地賦稅由上繳糧食轉變為現銀兌換,雖能為朝廷節約人力、物力,實際卻為民患弊端!”
“百姓為上繳賦稅,糧多的時候不得不賤賣抵稅,不法商販在糧多季節低價收購,糧少季節高價丟擲。實則是肥了不法商販口袋。”
王承恩話音一落,崇禎及大臣們心中大驚,這太監竟然大膽至真敢動‘改變賦稅方式的念頭’!
王承恩既然開了口,自然就不會再藏私,反正說了出來,他就準備說完,以自己在崇禎心中的地位,就算崇禎不接受,也不會受到責怪,謬論誤國,王承恩這套可是幾百年後對明朝民患的經驗總結!
王承恩繼續道:“臣有三條,若行可治本!其一,各州、府、縣設糧所,收納百姓糧食為賦稅,到春東夏三季糧少時賣出糧食,所得稅銀上繳朝廷。嚴厲懲處投機倒把商販;其二,重核各地地租,杜絕拖欠,有意拖欠者,其地收歸朝廷國有,徵收難民代耕;其三,對反軍平常軍士以安撫為主,只懲首惡!”
王承恩這三條一出。滿堂大臣無不變色。前兩條明顯就是針對大部分人的。那些低價收糧。高價拋售地不法商販,誰沒跟朝中大臣有點明裡暗裡的聯絡!
最要命的還是第二條!重審地租,這可跟滿朝皇公、大臣息息